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凤凰涅槃> 马军离开伊犁到哈蜜成为大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马军离开伊犁到哈蜜成为大王(1 / 2)

马军已经21岁了,回族人信□□教,《古兰经》里规定男孩子4――9岁割礼,女孩子4――8岁割礼。男孩割礼是卫生的好习惯,女孩割礼是为了贞操。□□把女人的贞操砍得特别重。女孩9岁,男孩12岁,就告别少年,可以结婚了,所以早婚在回族人中十分普便,而马军是哈蜜国的王子,样貌又出众,他是当地许多女孩梦中的白马王子,可是他却迟迟未婚。

其实,回族女孩中也有温柔妩媚的,而且回族女孩特别保守,把贞操看得很重。可是,马军眼光太高,一心想找一位才貌双全又贤淑的绝代佳人,寻寻觅觅这么多年,终于遇到了李馨玉,他的心里才绽放出爱的花蕾,只是一直没有对她表白。

这天,马军和往常一样在东方武馆里教徒弟姐军马术,他身手敏捷,在一匹伊犁马上玩花式倒立,突然,耳畔听到有让喊自己的名字,他停下了马,转过头,只见一位回族小伙急匆匆地对他说:“王子陛下,大王病危了,你母后请你火速回哈蜜。”他还把一封家书交到马军手上,马军仔细一看,的确是母亲的亲笔信,他让传信官先回去。他给崔雪峰讲了自己的家事,“兄弟,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你回家处理家事吧,这是我崔家祖传的飞镖,送给你留个纪念。”“崔大哥,这是我的羊脂玉马护身符,送给你留个念想。”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挥手告别

马军飞身上马,快马加鞭就回到城堡,他在离开伊犁之前,要对李馨玉表白。李馨玉在曙光画院的画室里专心地画着《昭君出塞》,内心也在为昭君惋惜,自古红颜多薄命,昭君因为没有贿赂画师毛延年,而被画成丑女,始终得不到皇上的宠幸,才落到远嫁匈奴单于的下场,怀抱琵琶,穿着红色披风,倾国倾城的美丽,让天上的大雁都飞下

来一睹芳容。

此时此刻,她独自在自己的画室专心作画,内心充满了对王昭君的同情,她也想到自己背井离乡,好久未见到亲爱的父母,内心有一丝惆怅,虽然伯外公一家对自己非常好,可是思乡之情还是在心头萦绕。

“阿依古丽,我马上就要回哈蜜了,我非常喜欢你,你喜欢我吗?如果喜欢,我这次回家就给我父母去说,让他们来提亲。”李馨玉看着马军眼睛喷出的火焰,她微笑着说:“马军,你是个好小伙,你条件那么好也一定能找到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我不讨厌你,其实,我心里早就有心上人了

。”马军的心里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阿依古丽,你能告诉我,你的心上人是谁吗?”“这是个秘蜜,到时候来喝喜酒就行。”“阿依古丽,我的父亲病危了,我马上就要走了。”“马军,想开点,世界上许多事是人无法预料的,你回去好好照顾你父亲。”

马军从头到脚把她仔细欣赏了一遍,真是面若出水芙蓉,身姿是若柳扶风,更那堪三寸金莲娇弱连连。据说,汉族女子的裹脚是从南唐时候开始的,因为后主李煜喜欢让宫女在金质的莲花上跳舞,宫女为了让脚变小巧,就用布把脚缠裹起来,脚尖尖的在金莲上翩翩起舞,显得娥娜多姿,仙气迷人,于是,让许多女人争相效防,就这样这种习俗在汉族女人中流传下来。

马军与阿依古丽道别后一脸的忧伤,他又向阿依别克和阿雷加道了别,阿依别克和阿雷加给他赠送了丰厚的礼品,还专门派了几个人将礼品装上马车,并且送往哈蜜。马军在前面骑上一匹伊犁马,风驰电掣向东而去。哈蜜距离伊犁有一千多公里,他一路上无暇去欣赏天山的奇丽风光,也没豪情去领略大漠的苍穹,心里有无限忧伤,却无法向人倾诉衷肠。

风呼啸而过,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喜欢一个姑娘不一定非要与她成亲,只要她好好的,远远地去欣赏,不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爱一个人是不求回报的对她好,而不是占为己有,父亲的病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马军经过三天三夜终于到了哈蜜,这个在丝绸之路上连结中亚与北京的战略要地,是天山东部第一城,这里不仅仅有闻名遐迩的哈蜜瓜和哈蜜大枣,还有金色的鸣沙山和具有雅丹地貌的魔鬼城。魔鬼城有瀚海神龟、神女峰、布达拉宫等景点,还有翼龙蛋化石、各种鸟化石,晚上狂风肆虐,耳畔鬼哭狼嚎,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当他赶到家中,却看见母亲正在失声痛哭,预感到不妙,就问母亲:“母后,父王在哪里?”“孩子,你父王今天早上刚走,我们正等你回来送他上路。”他看着哭得满脸泪水的母亲,就把她拥抱在怀中,用手绢给她擦干眼泪,“母后,父王死不复生,节哀顺变吧。”

马军就迟到了20分钟,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他来到父亲的卧室,看见骨瘦如柴的遗体,泪水止不住地流。他强压住内心的伤痛,端来一盆清水,给父亲擦洗身体,然后给他穿上白色的寿衣。

阿訇在旁边为去世的国王念古兰经。□□的葬礼从简从速,没有汉人那么复杂,国王大葬礼与老百姓没什么事区别,也没什么赔葬品。然后,马军和弟弟、表哥等亲友把他父王大遗体抬到清真寺,阿訇为国王念古兰经。

下午,马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