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清]一世长安> 第 4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 章(1 / 2)

虽然心中记着父亲的叮嘱,但明瑞终归是小孩子,第一次入宫,难免好奇,四处张望。皇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朱红宫墙,极其压抑。

李玉奉命到宫门口亲自来接明瑞去长春宫。“皇上和皇后娘娘一直想念公子,一得空就召公子进宫。”

“李公公,我哥的病好了吗?”

“二阿哥身体已经大好 ,不过还有些咳嗦。”

丧礼规矩极多,再加上天气炎热。大人都被折腾没半条命,何况小孩子,丧礼还未结束,永琏就病倒了。知道永琏生病,明瑞担心不已。人在宫外,没有半点消息,听了李玉的话,才稍稍放心。

不过几月光景,身份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瑞屈膝跪在地上,规规矩矩行礼请安。

弘历心中对明瑞恭敬的态度很是满意。他虽然喜爱明瑞,也不会让明瑞逾越身份。“明瑞,有个好东西要给你。这个护身符是姑姑姑父的一点心意。极其灵验,你带在身上,定能保你一世长安。”

乐韵补了一句,“平安符不仅能保你一世长安,还能保佑你有吃不完的冰糖葫芦。”

这个平安符与其说是个期许,不如说是承诺。只要明瑞不做出丧心病狂之事,必定有一生的平安喜乐。

一向单纯的明瑞,自然想不到这些事。他并不理解,手里这个小小的护身符,为何能有这么大本事。平心而论,明瑞并不算太喜欢这个平安符,他对外观要求极高,这个长相普通的平安符,并不能满足他的审美。

平安符一面是看不懂的花纹,一面绣着瑞字。比起平日里佩戴的香囊要难看多了。无论喜不喜欢,毕竟是姑姑姑父的心意,他会一直带在身上。

乾隆十二年

咸安宫官学一片愁云惨淡,无论是老师和学生大都愁眉不展。三日前,乾隆突发奇想,想来咸安宫官学来检查骑射。

咸安宫只招收八旗子弟,里面的学生非富即贵。家里有钱,自然没有上进的动力,整日吃喝玩乐,骑射的功夫是一趟糊涂。老师多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管了学生也不听,还不如不管。

得到皇上要来的消息,学生们慌了神,顾不上玩乐了,日夜不停的练习骑射。骑射这种东西,绝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这样不过是临时抱佛脚,图个心理安慰。

为了应对乾隆,咸安宫的师生大都忙的焦头烂额,只有明瑞悠闲极了,躺在摇椅上喝茶看戏。

明瑞在家时受过严格训练,到了上学时骑射水平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一大截。尽管一骑绝尘,明瑞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勤奋。无论是诗书还是骑射,都是一等一的。好学生自然不怕考试。

学生水平这么烂,肯定不是一两天能提上来的。商量许久,在学生的出场顺序上做了精心安排。把骑射好的学生,分别放在开头和最后,这样至少不会让场面太难看。明瑞被安排了最后一个出场。

天公不作美,阅看那日正好是个大风天。风对射箭影响极大,更别提这么大风。

检阅那日,咸安宫官学师生齐聚演武场。等了小半个时辰,乾隆终于到了。乾隆本想着借着这次阅看的机会,炫耀下八旗子弟高超的骑射功夫。因此,把满朝文武都叫来咸安宫。这下连明瑞都有些慌了,这得丢多大脸。

乾隆神采奕奕,笑容满面,下令开始。先查射箭,再查骑射。前头几个人的射箭水平还能看过眼,后面的人都是一言难尽,能射到靶子上的人都不多,更别提射中靶心。更有甚者连弓都没拉开。

乾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真是有多大阵仗,丢多大脸。要不是碍于满朝文武都在,早就发火了。本打算赋诗几首,如今这情况,哪还有心情写诗。不光是乾隆,大臣们也觉得眼睛受到侮辱,偏偏皇上在这,还不能闭上眼。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等待,终于轮到明瑞上场。毫无意外,一箭正中靶心。射完后,明瑞并未下场,对乾隆道:“皇上,可否容奴才展示一二,为皇上和诸位大人助兴。”

乾隆脸色稍稍好看了些,他是看着明瑞长大的,对明瑞的性情极为了解。明瑞一向不是个愿意出风头的人,今日这般说,必定是见场面太难看,想要替自己挽回些颜面。当即同意。

明瑞命人将随身携带的香囊挂在五十丈远的树上。这么远的距离就算是不动的靶子都很难射中,更何况是迎风摆动的香囊。明瑞屏气凝神,拉弓搭箭,正中在香囊。放眼天下,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原本在一旁忧愁该如何给乾隆铺台阶的文武百官可算逮到机会。毕竟夸明瑞,就等于夸皇上。活脱脱把明瑞夸下一层皮来。明瑞心智坚定,旁人的言语不能让他有丝毫动摇,听了夸奖,也没有半分喜悦,如往日一样从容淡定。

有明瑞在,乾隆总算是挽回了点颜面。明瑞这般出色,自然该嘉奖。“明瑞年少有为,骑射俱佳,着授为二等侍卫,以示嘉奖。”

世家子弟大都是从侍卫起家,朝中的重臣大都当过侍卫。可基本都是从正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