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游戏竞技>两世岐阳王,两代大明权臣> 第15章 吕氏想要提前下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吕氏想要提前下手?(1 / 2)

李景隆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眼前之人竟然是威震天下、名垂青史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而自己刚才竟然还问他是谁。

“我微臣拜见永乐不对,燕王殿下!”李景隆十分激动,语气惶恐至极。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双手却不听使唤地微微颤抖着。

朱棣见状,不禁微微皱眉。平日里李景隆挺机灵的。今日为何如此失态?尤其是那句“永乐”,听起来更像是某个朝代的年号。可古往今来,似乎并无哪位帝王使用过这个年号。朱棣心头涌上一丝疑惑,暗自思忖道。

稍作思考后,朱棣决定探探李景隆的口风,于是他伸手用力摇了摇李景隆的肩膀,关切地问道:“九江,你今日怎会如此紧张?莫不是身体不适?还是有什么心事瞒着本王?”

“还有,刚刚那句永乐,是做何解?”

他的言语之中透露出几分不解与担忧。

李景隆有些无语,心里暗自嘀咕着:“这还需要解释吗?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当然就是你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啊,竟然还好意思问出口”

尽管内心充满了吐槽,但李景隆表面上还是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恭恭敬敬地开口说道:“燕王殿下,请您恕罪。刚才是臣失言了。其实臣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殿下您了,心中十分挂念,以至于情绪有些激动,一不小心就说错了话。希望殿下能够大人有大量,原谅微臣这次的无心之过。”

朱棣听完李景隆的话,虽然总觉得哪里有点怪怪的,但也没有多想。毕竟李景隆现在也只不过是个九岁的小孩子而已,可能说话比较直接吧。于是,朱棣便挥了挥手,表示不再追究此事。

接着,朱棣又继续说道:“本王再过不了几年就要前往北平就藩了。孤听说前几天你和七弟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七弟的性格确实有些急躁,孤是清楚的。但他从小就跟在孤的屁股后面长大。如果他在某些方面对雄英或者你有所冒犯,你也不必太过在意。昨日孤去他的寝殿看了看,他已经非常懊悔了。既然事情已经有了相应的惩处,那么你们以后就应该和睦相处,不要再互生嫌隙了。”

李景隆不明白朱棣为什么会为他和朱榑讲和。按常理来说,这种事情朱棣是不会参与其中的。除非昨天朱榑对他说了些什么特别的话,否则朱棣不会突然站出来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仿佛看穿了李景隆心中所想,朱棣紧接着开口道:“你不要多心,七弟并没有说你的坏话。只是本王与你们两人关系都很要好,所以才想居中调停一下。”

朱棣当然不能把真实想法告诉李景隆。朱榑如今尚未被册封为亲王,眼下仍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而已。不过他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再过几年便要前往封地就藩。据宫中传出的消息称,老朱似乎有意将朱榑册封到山东地区。山东——那可是离北平非常近的藩国!尽管这个消息未必确凿无疑,但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提前替朱榑解决一些麻烦事,或者施予些许恩惠以笼络好彼此间的关系,绝对是有益无害之举。

当然,此时此刻的朱棣还并未生出任何忤逆反叛之心,对于朱元璋,他怀揣着绝对的敬畏之情;对于朱标,则是由衷地钦佩。如果不是后来结识了姚广孝,那么朱棣那颗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恐怕永远都不会被激发出来,他只愿成为一名“征北大将军”,为大明王朝开疆拓土、镇守边关。

李景隆对此感到十分困惑,但面对眼前这位燕王,他也只能无奈地拱了拱手,回应道:“九江听从殿下的旨意,只要七殿下不再故意挑衅雄英,我自然不会找他的麻烦。”

“这样最好不过了,九江啊,本王一直非常欣赏你。我们都是自小熟读兵法韬略之人,将来也必定会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咱们可谓是一路人。好了,时候已经不早了,本王还得进宫去拜见母后呢。”

朱棣这番话说得模棱两可,似乎隐约透露出几分拉拢之意。话音刚落,他便昂首阔步地走进了坤宁宫。

李景隆何方神圣?他自幼就是人精,岂能听不出来对方有拉拢自己的意图呢!成祖啊,燕王殿下,难不成您现在已经有了异心吗?

“表哥表哥,咱们赶紧动身吧!按照老规矩行事,咱俩先一起乘坐轿子前往大本堂前面的那片空旷之地,之后你再下轿步行过去。如此一来,便能避开那些先生们了!”

没错,打从那天起,朱雄英对李景隆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在私下里依然与他以表兄弟相称。不仅如此,朱雄英还热情地邀请李景隆与自己同乘一轿。

童声将他的思绪猛地拽回到现实当中。或许是因为始终想不通朱棣为何会插手此事,亦或是想到接下来又要面临数个时辰的乏味学习,李景隆无奈地苦笑着,随即登上了轿子。

东宫

一个婢女戴上面纱,偷偷出了皇宫,朝吕府而去。

奉天殿,老朱依然在怒骂官员的办事不力。

坤宁宫,马皇后握着朱棣的手热情聊天。

轿内,朱雄英仍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