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1 / 3)

数九寒夜,风雪呼啸着将本就黑透的夜摧残的几乎看不见,遮天蔽日的鹅毛大雪伴随着狰狞的寒风,丰通村的村民门窗钉得紧紧的,就怕被这狂风给掀了去。

几间民舍暖黄微光在这寒夜里忽闪忽明。一夜的狂雪,将屋顶盖的层层密密,眼瞧着就似要压垮屋顶一般。

村西面一处两进的院落看着要比周围民舍宽敞几分,就连房屋也是修建的牢固夯实,与其他土胚房相比,倒格外显眼。

主屋内响起说话的声儿,想是外间风雪太大,屋内的人声显得不那么真切。

“这都三个月了,往日老大的书信是每月都来的,连续三月不来,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不得安生。”

说话的是一穿着灰棉长袄,头发轻盘成髻,看着有些富态的妇人。

靠在炕上闭目的男人嗯了一声,眉头也紧锁,似将妇人的话听了进去。

“老董,要不我们去寻人打听一下,这老大出征入伍三年,就今年我心头最不踏实。”妇人丢了手中针线,身子微微前倾,眼底的急色做不得假。

男人睁开眼,深锁的眉头丝毫没有舒展,眼中的焦躁不安更是让他看起来苍老不少:“上哪去打听,我们又没什么门路,你这妇人说的倒是轻巧。”

魏氏猛然坐起:“我听闻往东二十里有一处道观,我们去寻个道士来问问也总归是好的。”

这话像是说进了董安生的心里,他们这样的寻常百姓,没有门路人脉,若是遇到什么事,唯一能求的就是神佛。

如今,爱子心切的夫妇二人一合计,便决定天明就前往道观。

落了一夜的雪终归是停了,路上的积雪直盖到人小腿肚,董家夫妇未曾耽搁,套了家中牛车,就准备往道观赶。

两人刚往村西行过谭家,只听着里面一阵骂声:“作死的天霹的懒蹄子,这么晚了都不曾做好早饭,存心想饿死我们不是!摊上你这么个赔钱货,我上辈子造了孽了,你不去问你那死鬼爹娘讨债,赖上我了。”

谭家媳妇的声音本就尖锐,这一声声的辱骂,夹杂着清脆的耳光声与小姑娘的抽泣,在这清晨格外刺耳。

董安生鼻哼一声:“这谭家媳妇成日就知道打骂那侄女,那谭家丫头也是造老罪了。”

魏氏跟着附和一声:“可不是,前日我见着那丫头,瘦得跟个猴儿似的,这冰天雪地的还被使唤着洗衣做饭,那一双手冻烂的肉都翻了出来,真是可怜。”

两人低声说着,随着牛车前行渐渐远去,想是尽管再可怜,也轮不上他们帮忙,这十里八乡的谁家又没本难念的经呢,又不是活菩萨,能挨家挨户的发慈悲了。

雪天路不好走,就连牛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当董家夫妇赶到道观时,已经晌午。兴许是昨夜一场大雪落尽,这到了晌午,倒有阳光露了头,洒在人身上,带了几分暖意。

董安生将牛车栓好,刚准备进道观,却见一个穿着青蓝道袍的道士走了出来,两人还未开口询问,那道士竟率先开口。

“你们可是丰通村的董家夫妇?”

魏氏眼睛一亮,此人只随口这么一说竟然这样准确,当即她便觉得此人乃活神仙,她表情立马恭敬:“仙人,我们正是,今日正是有事请仙人帮忙。”

那道士眼底黑白分明,看着十分精明又带着看透一切的淡然,他也不故弄玄虚,只拿出龟壳与三枚铜币,当即就为董氏夫妇卜了一卦。

“你们今日来是问你们儿子生死。”

这道士不是询问,而是肯定,将一切都说的斩钉截铁。

董家夫妇立刻点头,两人都带着希冀又尊敬的目光看着道士。

那道士将手中三枚铜币排好,沉凝了一阵才道:“你们儿子活着,却也不定,可能处于生死边缘。”

“啊!!!”

魏氏一听,双腿一软,差点倒下去,还好董安生眼疾手快,一把将魏氏扶住。因是男人,心底承受力自比一般妇人要强盛些。

他冷静了一会儿,见着道士欲言又止,便想着道长可有什么话还未说完,于是静待下文。

“若想你们儿子安然,贫道倒有一法可以让你们一试,只是这法可用,灵与不灵也有不少变故,俗话说一运二命三风水。你们儿子虽没有早死命盘,但这运定而生,能改命成凶,也说不定,所以.....”

道士后面那些文绉绉的话,董家夫妇哪里听得懂,他们一心只想着自家儿子,于是马上追问:“仙长,是何方法,我们都愿一试。”

夫妇二人本也是本分忠厚人家,道士也不拐弯抹角,于是直截了当道:“如今你们儿子遇凶年,若寻一苦命女子冲喜,说不定能过这一难。”

“冲喜!?”

这农家人谁没听过冲喜,大抵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这冲喜多半是为病重之人而为,他们儿子如今下落不明,可哪能行拜堂之礼?

夫妇二人将心中困惑说出,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