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回到古代:从织布机到钢铁洪流> 第16章 滑轮组、炼钢与混凝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滑轮组、炼钢与混凝土(1 / 2)

木匠一听叶绩又有新玩意,立刻就屁颠屁颠地来到叶绩旁边,一脸渴望地望着叶绩,问道:

“公子,又有什么玩意了,让老朽瞧瞧?”

叶绩看着老头满脸的褶子还一脸的渴求,叶绩一阵恶寒:

“老伯,你找几块小圆木,按照这个形式组合吊起来,做好吊物的话,差不多能省七成的力。”

老头又一脸质疑地看着叶绩:

“这就能省七成的力?我看着和绞盘差不多嘛”

不管是大梁还是古代的中国,都对吊装有了一定的研究,其中水井的井绳,就是绞盘的基本应用。

现在安东县修城墙的现场就有一架大绞盘,为了方便悬停,匠工还机智地将绞盘横放,改变了一下用力方向。

但是这样也有坏处,绞盘省力有限,一个绞盘需要三个人才能操作,而且绞盘变向,原本就臃肿的绞盘机构又要增加一个转向机构,占地面积增大,不利于现场的材料运输。

“这个东西比绞盘省力得多,而且东西小,只要够结实,能做多小就做多小,你看现在城墙上东西两头都要填夯土,但是只有东头有绞盘架,西头的人想要夯土,还要向下边要,还要等,还要再将土搬回去,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但是滑轮组小,甚至不用搭建木架,直接搭在原有的旧城墙上就行,有几处正在施工,就造几组滑轮组,每个小队都有滑轮组,就不用来回跑了。”

赵平越听越激动,猛地一锤掌道:

“善!贤侄真绝世无双啊!”

老木匠也十分激动,但是他还是不理解滑轮组为什么能省这么大的力,于是带着兴奋与疑惑离开,他现在比赵平更想见到滑轮组问世。

叶绩看着修筑城墙上各处木材与夯土,觉得就算眼前的城墙建筑的再快,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抵抗力,不如先把混凝土造出来,虽然可能时间仓促之下无法做出高品质的混凝土,但是再怎么着,也比夯土,砖土强得多吧!

“大人,请问哪里有…”

“哎!”赵平一下子将叶绩打断“还叫什么大人啊,这么生分,叫伯父!

你在县学上学,我那儿子也在,以后可帮我多教育教育他。”

“这…”

叶绩实在不愿意太过亲近赵平,他现在感觉赵平在县城一个官场上的朋友都没有,贸然与之亲近,怕不是又要惹出什么事端。

“贤侄,你家中还有母亲吧,如今天下不太平,你就将你母亲拉到县里吧,你伯母不喜走动,你母亲可与你伯母做个伴。”

“那就谢过伯父了。”

“哈哈哈,对了贤侄,刚才你要什么?”

赵平捋着短短的胡须,老怀甚慰。

“伯父,县城中能否找到石灰匠和铁匠?我有一些想法,想试一下能不能成功。”

“石灰匠倒是有的,但是现在土砖还没烧出来,你找石灰匠干什么,他们都是只干大活的人,寻常的小实验,他们怕是不愿意做。

至于铁匠,我家中就有,等会让老赵给你带来就是。”

石灰的烧制过程比较漫长,作业量也比较大,而且有时效性,时间一长就会结块,所以都不愿意接小活。

叶绩一开始倒是没有考虑这一点。

但是混凝土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成本,只需要将前置工作做好,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浪费成本的问题。

于是叶绩又问道:

“伯父,城中可有挖河沙的行当,另外我还需要大量的黏土,伯父能否找到?”

赵平有些奇怪叶绩的需求:

“安东县城太小,河沙、石灰的工匠我能给你找来,黏土恐怕就不行了,城中没有做陶瓷的,安东县穷,一般都用漆器。”

叶绩摇摇头道:

“我不做陶瓷,我是要修城墙,需要黏土。”

一听是修城墙,赵平立刻打包票,拍着胸脯说道:

“贤侄放心,全都能给你找到!”

在赵平的心中,修建城墙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他的事情,不过半个时辰,铁匠和石灰匠就已经被叫来,黏土、河沙的工匠还在找,据说要去郡中请人。

铁匠是赵平家的铁匠,名字叫赵六,一脸的木讷,石灰匠没有固定的家,也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老石,好像是孤儿长大的。

石灰匠的要求好好提,主要烧出一炉石灰即可。

实际上,混凝土的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比较简单,只有在后期配比的时候比较复杂,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就是钢筋。

叶绩将目光看向了铁匠。

“赵兄,我现在需要大量的铁,最好是钢,你冶铁锻钢,一天大概能做多少?”

铁匠一愣,没想到还有大人管自己叫赵兄,但是反应过来叶绩所说内容后,连忙摆手解释:

“大人,我们铁匠不冶铁、不炼钢,您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