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玄幻魔法>帅哥靓妹闹红尘> 第117回 传父命忆沙场,演武结亲(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回 传父命忆沙场,演武结亲(2)(1 / 2)

李花雨接着说道:“本来我大唐已经攻灭了西域三十六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臣服于我大唐,只等着皇上下旨,在这里继续建立都护府了。所以,英国公大人带着大军已经回到了长安,把西征的成果禀告皇上,只留下先锋的一万余人马在龟兹镇守。但是不曾想,黑衣大食国却对我大唐征服西域心存不满,因为他们对西域也是觊觎已久了,其势力不断的渗透。他们看到大唐收获了西域,而且大军撤回去了,也正是纷乱的时刻,兵力又少,于是趁着大唐还未完全稳固西域诸国的这个空隙,悄悄的派出了几万的精兵,又私下里联络了一些还没有完全服气的部落,东拼西凑的聚集了三十多万人马,突然之间向唐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一战,我大唐猝不及防,守了几天后只好从龟兹撤走,而且边打边退的一直到在祁连关外。当时,我唐军没有防备,受到了三十多万番贼的偷袭后,只能是且战且走,以阻挡敌人的进攻,同时派出快马入关求救,就等着关内的援军到来。最后,全军退到了祁连关,再往后就是我大唐的疆域了,那是一马的平川之地,贼兵只要拿下了祁连关,稍事休整后,就可以长驱直入,大唐则危矣!所以,唐军已经是退无可退了。祁连关下是黑压压的黑衣大食和诸部落的大军,把祁连关围的是水泄不通。我父亲是这支唐军的统帅,他坚定的告诉身边的一万余将士们:祁连关的后面,就是我大唐的都城长安,皇上和李大帅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在调兵遣将的准备救援我们了,关下的番贼虽然叫嚣不已,但是他们是多国联军,所以都是些乌合之众,虽然我们且战且走退到了这里,可是我们大军的元气没有任何损伤。故而,我们决不能后退半步,大汉朝时尚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今天我们即使战死在这祁连关之下,也不能再后退半步!我大唐的雄兵也必会为我们报仇雪恨的!”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血脉喷张,想到当年祁连关下仅有一万余人的大唐英雄,他们宁死不退的坚守,绝不让番贼的阴谋得逞,不让他们跨过祁连关然后直逼长安。这是何等的豪杰气概和勇气!

李花雨停了一下后接着说道:“在我父亲的带领下,众将士同仇敌忾,与番贼们大战了三天三夜,只杀得是天昏地暗,但是敌军即使用尽了千般法子,也无法攻上关去,想撤退又是心有不甘。我大唐的军兵也是死伤过半,而且仅有不到三千人可以再战了,大唐的援军却因为路途太遥远,怎么的也还有几天才能到达。我父亲为了保住三个结义兄弟的性命,决定在剩下的人马中挑选出最精锐的两千府兵,让三个结义兄弟带着杀出重围,待与唐军汇合后,整兵来找黑衣大食讨还血债!但是,三个叔叔却宁死也不愿独生,要与家父同生共死!就这样又坚守了一天,敌人也是不顾一切的进攻小小的祁连关数十次,当晚还是被敌军攻下了一段关墙,更多的敌军涌入关中。我大唐从来都没有投降的将军和士卒的,于是这几千人就全部战死在了关上。感念三位叔叔在最后时刻硬是让十几个最贴身的护卫,强行把我父亲从激战中拉了出来,然后逃出了祁连关,而三位叔叔血染疆场。再后来,你们也都知道了,很快我大唐的大军来了,把黑衣大食和与之一起叛乱的那些番邦彻底平灭,自此黑衣大食再也不敢踏足西域半步!家父逃出生天,跟着大军又杀回来,找到了三位叔叔的遗体安葬,又派了得力亲信将他们的骨灰送到了辽东。”

众人再次为李花雨所说的打动了,大厅上没有一丝声响,李天明和三个结义兄弟的事情感动了他们。

李花雨接着说道:“再后来,大唐在西域设立了都护府管辖这里,西域算是平定了。家父也随着英国公一起回朝复命,皇上下旨,宣表了所有西征的将士,自然也包括战死的三位叔叔,并且恩准这些大隋朝的遗民可以来中原居住,这也算是皇恩浩荡了。但是,家父却马上接受皇命,带着人马镇守西南了,所以他一直没有去辽东祭奠三位结义兄弟。后来,他也派出心腹了解,得知三位结义兄弟的妻子都生下了一个女孩儿,他也想去辽东完成与三个结义兄弟的愿望,可是镇守边地的琐事甚多,加上我弟弟李轻风自小也是跟着天姑在无忧山习武,所以经常不在家,故而这些事情也就耽搁下来了。”

大家听完李花雨说的这些,已经非常明白了,只等着李花雨再把李天明大帅的军令传达而已。

这时,三个女子中的一人忽然双颊红晕的说道:“只是李伯伯只有一个男孩,而我们却是三个女孩,而且我们都愿意侍奉公子。这却是一件难事了。”

柳蝶衣在李轻风耳边悄悄说道:“我说夫君今日红光满面定然有喜事,果不其然啊。”

李轻风的脸上一红,却不知道说什么。他与柳蝶衣结为夫妻时,又得皇上赐婚了李心然,这一年多来,又先后纳下了尹玉儿等十几个女子,已经有了十四个夫人了。现在,这三个绝色女子还要一起做他的妻子,这如何是好啊?看到弟弟脸上的神色,李花雨笑道:“我来正是奉了爹爹之命,为弟弟解决落叶山庄的事情。”她回过头对着落叶山庄众豪杰一抱拳,“李花雨这里再次有礼了。我父亲也是时常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