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武侠修真>祖传中医上大学> 第37章 妇女之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妇女之友?(1 / 2)

他慎之又重的将这本“十二经方急急如律令”收进了书包里。

王映骄在一旁好奇的问道:“什么东西,很厉害吗。”

李介宾没有回答,而是问:“还真有中国人去美丽国学中医的吗?”

王映骄苦笑道:“实际上还真有,而且有中国人去美丽国中医药大学留学读博的。”

李介宾有些无语,中国人出国留学学中医,怎么听怎么滑稽,只不过……

想起背包里的“急急如律令”,将现代信息化应用于中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去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出方

他本能的很反感这种东西,如果真的推行开来,还要他们中医干嘛!

王映骄发现李介宾的状态从之前那种松松垮垮的样子变了,整个人透露出一种危险的感觉。

时代是不断向前的,乔布斯说过,科技改变生活。

马爸爸说过,预制菜改变中国人的生活,呵。

可能有些体制外的中医会觉得这是笑话,中医怎么可能是这种方式,用人工智能出方子,这怎么可能呢。

他们会说中医靠天分呀,中医靠悟性呀,中医尤其是那些大量的民间中医。

李介宾接触过民间中医,他自己就是祖传中医,所以他很清楚那所谓民间高手的色厉内荏如果真的是靠所谓的悟性,那么不会抱着自己那一两个独门秘方生怕被人偷学了去

除非,这些真的是拿到就能学会的,门槛极低。

因为中医本来就是可以学习,可以使用,乃至于无限复制的,不然不会传承千年,名家辈出。

李介宾回去后仔细研读了这本“经方急急如律令”,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

这些老外很聪明,这里面收录的都是中医经方,并没有后世的时方验方。

张仲景是经方之祖,方之源流,他的方子对于中医界影响之大,无出其右。

更重要的是,张仲景的经方是一个完整的运用系统,根据发病时间顺序出现的症状选方,根据主要症候群确定方子。

现代经方派不满足低效的辨证论治,直接走方证合一,乃至于药证合一,短时间内成效颇高,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西医有个笑话叫,只要按医学指南走,那么大学生也一样能看病;现在有了临床路径,连大学生都不需要了,高中生就行,复制粘贴医嘱就可。

那么中医有指南吗?

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是中医学界的指南,现代经方学派崛起后,打的其他中医学派溃不成军就是因为经方容易学,而且见效快。

学院派的中医学了五年,八年,十一年,可能还是不会开一个像样的方子,可能按教材开的方子喝了跟没喝一样。

而经方派的一个学习班就能开出来治病的方子

如果是用眼前的这本“经方急急如律令”,可能连学习班都省了。

大概就是花了几十年时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于成为了霍元甲、叶问那样的武术高手而对方学了三天怎么用ak47

这个比喻,好像不太恰当。

e=(??o`)))唉,想那么多干嘛,中医前途跟我什么关系。

我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一学生嘛,这些事情应该让那些专家教授们担心,我赶紧毕业了考个医师证回家继承家业去,最近肯定是心火有点旺,咸吃萝卜淡操心。

睡觉!

————

第二天中医基础理论课,李介宾还是有点无精打采的。

中基李老师脸色依旧苍白如纸,看起来很虚弱,但她仍然坚定地表示要继续上课。毕竟这个学期已接近尾声,如果不抓紧时间追赶教学进度,恐怕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李介宾默默注视着李老师那而今却略显瘦削单薄的身影,趁着课间休息时,打算去教师休息室给李老师看看。

李老师正疲惫不堪地靠坐在休息室的沙发里,突然见到李介宾走进来,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

李介宾仔细端详着李老师毫无血色的嘴唇,关切地问:“李老师,你身体哪里不舒服?是不是生理期到了呢?”

“噗……”听到李介宾如此文雅含蓄的询问方式,李老师忍不住笑出声来,“是啊。”

李介宾认真地说:“老师,请务必保重身体……只有你身体安康,方能确保我们班级的教学进度顺利推进啊。我给你号号脉吧。”

李老师不置可否,伸手让李介宾号脉。

左手寸关尺细软无力,右手寸关尺漂浮不定。

他看着老师的脸,男子贵精,女子贵血,男子贵肾,女子贵肝。

李老师大病未愈又赶上经期,身子虚的厉害。

他想了想,从兜里掏出来一张痛经贴。

李老师看到后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这难道就是你这段时间天天给女同学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