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昭昭天胄,凤御东夏> 第17章 至张骞大帅军账,初见红缨雪枪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至张骞大帅军账,初见红缨雪枪(1 / 2)

时光荏苒,十日已逝,贺寿的队伍渐行渐近北疆寒城。

顾昭昭轻倚车窗,凝视着官道两旁,那如雪般绽放的梨花挂满枝头。她微微闭合双眸,轻嗅着空气中弥漫的袅袅芬芳。

正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滚滚烟尘由远及近,朝着贺寿的队伍疾驰而来。

顾昭昭循声望去,只见一匹威武雄壮的红马当先映入眼帘,其后紧跟着数十位英姿飒爽、戎装焕发的将士。

未几,她款步下了马车,与八闲王一同朝着来人而去。

“张骞,见过八闲王。”张骞微微躬身,拱手而道。

“小王,见过张大元帅!”八闲王敬重回礼。

顾昭昭亦步亦趋,朝着张骞恭敬施礼。在她的眼眸中,张骞身着一袭华丽而威严的元帅战袍,须发皆已花白,却难掩其面庞线条的坚毅与硬朗,轮廓分明,不怒自威,令人心生敬畏之感。

“闲王,此女是何人?”张骞眸光如炬,凝视着顾昭昭。

“大帅,此乃顾青松将军之长女。昭昭,还不快见过你张伯父。”八闲王微微一笑,和声说道。

顾昭昭踱步向前,再次拱手拜礼,脆声地说:“顾昭昭,见过张骞元帅。”

张骞上下打量着顾昭昭,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随即恭敬地一拜,关切地说道:“贤侄女,青松小友之事老夫已有所耳闻,还望你节哀顺变。”

顾昭昭微微颔首,淡然一笑,语气平静,“多谢张伯父宽慰。昭昭儿时便已知,家父生平最大的心愿,便是为东夏驰骋沙场,马革裹尸。如今家父不幸遇难于西风谷一役,也算是得偿所愿,宿命所归!”

张骞豪迈一笑,大声赞赏: “好一个得偿所愿,宿命所归!贤侄女深明大义,能有如此心境,实乃难得。武将之人,戎马一生,生死腰间携,最好的落脚点自是战死沙场,荣耀而终。”

张骞虽比顾青松年长些许,但二人皆为武将,性情豪爽,意气相投。早年,张骞便对顾青松的英勇善战赞赏有加,而顾青松亦对张骞的智谋和胆略深感钦佩,二人一见如故,成为惺惺相惜的莫逆之交。

张骞注目八闲王,朗爽笑言:“闲王,今日暂且安住老夫营帐,已有数位老友候于帐中。”

“老友?”八闲王微蹙眉头,反问道。

张骞坦然回应: “宁国李丞相,白羽国吴将军等人,昨日已到,老夫将他们暂且安顿在军中。”

“他们亦来为大帅贺寿?”八闲王心生疑虑,追问道。

“贺寿?”张骞嘴角轻扬,哂笑一声, “闲王太高看他们了,无非借贺寿之名,探探老夫这把老骨头是否尚能骑马挥刀,尚能苟活几时罢了。”

八闲王听后,转头望向顾昭昭,而后说道: “既如此,还请大帅遣人护送顾昭昭先行入寒城。”

“闲王,多年未见,你何时也变得如此迂腐。老夫营帐,岂容不下一女子?”

张骞眸光深邃,望向顾昭昭,豪爽地问: “贤侄女,可愿随老夫入营?”

顾昭昭喜不自禁,欣然应答:“昭昭求之不得!”

能入军营,于顾昭昭而言,实乃心之所向。

张骞满意地点点头,朗声道:“如此甚好。闲王,贤侄女,且随老夫前来。”言罢,张骞一夹马腹,率先转身前行。

两辆马车紧随其后,车轮滚滚,朝着军营方向徐徐而行。其余人马,则井然有序地进入寒城。

一个时辰后,张骞等人已抵达军营前。

只见军营大门处,数位将军身着重甲,笔直伫立,齐声恭敬行礼,“末将,拜见大帅,拜见八闲王。”

张骞牟光如隼,锐利地扫过数人,威严尽显,“云儿,李丞相等人何在?”

张云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应答: “回父帅,丞相等人已在帅帐等候多时,曾多次派人前来询问您何时抵达。”

“哈哈哈!”张骞仰头大笑,声如洪钟,“等老夫死,他们都等了数十年了,怎的才一日,便如此急不可耐了?”言罢,张骞转头望向八闲王,“闲王,我们这就去会会他们,不知你意下如何?”

八闲王微笑着回应:“在此军中,一切自然听从大帅安排。”

此时,顾昭昭轻声开口,声如黄鹂清脆, “张伯父,不知昭昭能否一同前往呢?”

八闲王闻声,望向顾昭昭,嘴唇微动似要说些什么,然话未出口,便被张骞那爽朗的笑声打断:“哈哈,既然贤侄女有此兴致,老夫又岂会拒绝?”

见张骞如此说道,八闲王也不好言语。于是,一行人在张骞的带领下,朝着帅帐而去。

行至帐中,寒暄一番后,张骞与八闲王安坐正中,其后一柄红缨雪枪伫立其间,枪身洁白如雪,散发着凛冽的寒气,红缨如火焰般舞动,威武而庄严。

顾昭昭情不自禁地凝视着那柄雪枪,眼眸中满是眷恋与渴望,心中澎湃如潮,似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