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救灾(1 / 2)

三天以后,刘烨便带着七千玄甲骑,押运着大批的粮草和御寒衣物,兵分两路。

一路由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张赫带领,前往东边的几个县,刘烨则带着剩下的人马和粮食,赶往受灾最为严重的西边几个县。

当飞甲军到达各县的时候,无数百姓前来迎接。

支仓县县衙

外面围满了衣不蔽体的人,和飞甲军士卒精良的装备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人,这是各村各镇统计上来的名单。”

支仓县县令雍国斌拿出一份写满了名字的纸张。

“最好别糊弄我,不然小心你的脑袋。”

刘烨接过名单,轻描淡写的瞥了一眼支仓县县令,后者抱拳,脸色镇定:“若是有丝毫差错,下官的脑袋随便大人砍。”

“好。”

刘烨微微点头,随即唤来李存孝,让他带人按照这份名单,前往各村各镇送粮救灾。

几个月前,他来过一次支仓县,可此时,再度踏入支仓县内,所见所闻,却让刘烨唏嘘不已。

县令打马走在旁边,苦笑道:“县衙内的库房已经空了,若非万不得已,也不会去郡守府求援。”

“昨天又冻死了十几个,下官心底疼,却也无能为力。”

刘烨看了眼这位县令,恐怕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官袍,手上,耳朵上都有冻疮,脸也冻得发红。

县衙内的衙役小吏里,也没谁穿的厚实。

他叫人拿来十多件棉衣道:“你们可不能冻死了。”

“我已经派人去青州采购粮食布匹,最迟一月就能送来。”

仓县县令摇头:“衙门里还有点柴火,回去烧着就行,这些衣物还是留给百姓们吧。”

“前面就是李村。”

县令指着前面的村子:“仓县受灾最严重的村子。”

踏入李村,飞甲军的士卒已经先一步到,一队正在分发衣物粮食,一队则是负责清扫积雪,修缮房屋。

“这位便是红河刘郡守。”

县令开口。

“郡守大人闻讯,便带着大军前来李村救灾。”

“多谢郡守大人。”

“青天大老爷。”

“大人是我等的再生父母啊。”

“郡守大人谢谢你。”

一些极为俗套的话语,可刘烨听着却没有任何不适,大抵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些,也或者这些话,便是他们表达自己心情所能用出来的所有语言。

“都起来吧。”

刘烨翻身下马,将长颤巍巍的老妪扶起来,她的手里,还牵着一个十多岁大的男娃,穿着草鞋,冻得瑟瑟发抖。

“冷不冷?”

刘烨问道。

“冷。”

男娃虽然害怕,可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

老妪带着孙儿排在了最后面,等排到她们的时候,棉衣却没有了,只有一斗米。

“够了够了。”

老妪忙道:“一斗米就已经够了。”

刘烨摇了摇头,解开腰带,将身上的官袍脱下来。

“大人不可。”

支仓县县令忙道。

“有何不可。”

刘烨不曾理会,将官袍披到男娃的身上,他的个子虽然比同龄人要高大许多,可还是被官袍裹了个严严实实。

“还冷吗?”

刘烨笑道。

“不冷了。”

男娃摇头。

“大人不可。”

老妪跪下。

周围的百姓纷纷将领到的棉衣捧起来,跪到刘烨的面前。

解了官袍,内里只是一件单衣,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却不觉得冷。

“区区一件官袍,能换来我红河一健儿,本官赚了。”

刘烨大笑。

“娃娃,你叫什么名字?”

“没有名字。”

男娃摇头。

“他爹娘早些年死在了胡人的马蹄下,农妇只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狗娃。”

老妪哽咽。

“狗娃不好听。”

刘烨摇头,摸了摸男娃的脑袋,见他骨骼粗壮,体魄高大,便道:“若是不介意,我给他取个名字吧。”

“多谢大人。”

老妪喜极而泣,急忙把孙儿拉来跪下。

“体格壮硕,骨架粗大,等长大了一定个健儿,就叫稚虎吧。”

刘烨沉吟片刻开口。

“多谢大人赐名。”

从李村离开的时候,满村百姓相送。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刘烨都在带着飞甲军奔波于整个红河各县之内。

与卒同住,与民同吃,虽说累是累了点,但收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