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武侠修真>欣欣然的欣然接受> 第40章 意识死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意识死亡(1 / 1)

死亡这个问题,欣然只有在电视剧和动画片里接触过,现实中,都是很远的事情,最近的也就是放学路过一栋楼的楼下,大家跪着,烧蜡烛,烧纸钱然后哭。欣然住的地方,在欣然初中的时候,也是欣然记事起,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家的附近有一个村,村里的人办丧事,会凌晨吹唢呐,还有镲的声音,伴随着哭声。欣然听了全身冰冷,还微微发抖。因为是凌晨,哥哥在下床睡的很熟,然而欣然在上床听得清清楚楚特别害怕,就跑去叫醒妈妈,和她说她很害怕,妈妈随口说了一句“没事的没事的,别怕,睡觉”就继续睡了,欣然背靠着墙然后拉着妈妈的衣角到鼻子附近,闻着妈妈的味道比较安心。窗外的唢呐和哭声从远到近,声音从大到小,她们像是在村里绕了一圈,等他们的声音越来越远了,欣然才敢睡觉,还是很不安心,困到不行了才睡觉。

就算是白天,欣然也很害怕地上的黄色像宣纸一样的长方形的纸。因为在他们搬棺材的时候,路上就会撒这样子的纸。这是欣然对死亡的初印象。人人都很悲伤,人这样子被装进一个盒子里面,埋进山里,就再也回不来,再也不会出现,也不能说话。想想就很可怕。可这人,到底去哪了呢?

这样想着,欣然想第二天起床去问语文老师,死之后的人,是怎么样的。如果他想说话了,去哪里说。语文老师经常引导大家思考问题,欣然很喜欢上语文老师的课,因为很有意思。老师的字写的漂亮,她让同学们每周写周记,不只是流水账的日记,是“散文”,自己想标题,自己写,什么都能写。虽然语文老师说了是散文,但欣然那时也不知道散文是什么意思。老师布置之后,欣然开始留意生活有什么可写的,有什么有意思的,有什么是有意义的。这个语文老师还让同学们准备一篇自己读了很有意思的文章,每次语文课上课前,按照学号,每天一个人念。有的同学上去很紧张,紧张得声音发抖,冷汗直流,欣然在下面听的很认真,因为同学们找的文章都很有意思,而且和本人的风格也很像。他们一读,就能找到文章中他们自己的影子。语文老师推荐大家买那种文章杂志,欣然就把每个星期省下来的钱去买杂志。一本五块,幸好是半个月一本,不然欣然每个星期只有十块钱能用。欣然觉得语文老师对死亡有答案。到了白天,欣然在想,怎样才能委婉的问出这个问题,如果突然问这个问题老师会不会被吓到。欣然左思右想,还是自己想这个问题吧,问也可能问不出所以然来。

欣然每到晚上想这个问题就会睡不着,越想越觉得糟糕,到了白天,这个问题突然会蹦出来,但不会引起欣然的注意 。到了晚上,死亡这个问题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大到能把欣然吞噬。欣然想不出答案,又忍不住想,她告诉自己,那就回避,转移注意力,死亡才不可怕,反正欣然才十几岁,人生还长着,死亡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吧,现在就是要睡觉。欣然决定每想到“死亡”这个词的时候就直接跳过,想都不要想。过了一段时间,欣然真的想不起“死亡”,完全沉浸在生活里,有时欣然记得自己的生活不太真实,如果这些都不是真的,其实我只是在睡觉,醒来发现我还是个婴儿,这是不是要从头开始。如果宇宙很大很大,大到没有边界,那人,在一个星球里面,对于宇宙来说,尘埃都比人类要大吧。

欣然想要在生活中找意义。她去问朋友,人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工作,为什么要开心,为什么要伤心。朋友随口说了句,宇宙,本来就没有意义。欣然又问,那我们最后都是要死的,现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朋友好像也早就纠结过这个问题她像是个导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她说:“因为我们要体验,快乐悲伤这些都体验过了,再死去也不迟,什么都没体验,这不是浪费了大家都珍惜的生命吗?”欣然没听懂,只知道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死亡这个问题。她对死亡无实感,这对她来说真的很抽象。她想向别人寻求答案,但没人能给具体的、有实感的说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