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戍边八年,我教女帝做贪官> 第577章 撬开了一道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7章 撬开了一道缝(1 / 2)

当南阳的年轻官员们小心翼翼地步下火车,正感茫然之际,一道身影映入眼帘——北疆王白羽亲自前来迎接!

众人惊愕之余,无不感到受宠若惊。

白羽,乃是封疆之王,统领整个北疆,其权势之盛,足以与大乾京城分庭抗礼。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威望,连续打退京城的进攻,如今在北疆的地位如日中天,称帝建国亦非难事。

然而,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人物,竟然亲自出面迎接他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南阳小官,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白羽此举,自然是看在澹台听雪的面子上。澹台听雪曾对北疆多有援手,与白羽关系亲密,且在北疆民间享有盛誉。如今南阳与北疆火车初通,澹台听雪派来的第一批官员到访,白羽自然要尽地主之谊,亲自迎接以表重视。

“欢迎诸位远道而来!”白羽笑容可掬地向众人打招呼,“贵国陛下曾是我们北疆的座上宾,诸位来此便如回家一般。请诸位不要拘束,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我们定当竭诚相待。”

听闻北疆王如此和蔼亲切的话语,南阳的年轻官员们无不动容。他们深知白羽地位尊崇,能得此礼遇实属难得。于是纷纷行礼致谢道:“承蒙王爷厚爱,能得王爷亲自迎接并聆听教诲,实乃三生有幸!”

“勿要客气,一会儿大家可以随我们的接待人员安排先去入住,然后我为大家准备了接风宴会,为各位洗尘。”白羽道。

“岂敢岂敢,王爷此番恩宠,小人们无以回报。”

“哈哈,我这里不用你们报,你们要报恩就去找你们的皇帝。”白羽开了个玩笑,“在北疆你们就是考察学习和旅游,不过以后我就没时间管你们了,我们会给你们办理通行证,你们想去看哪里自己去看就是。”

白羽也有点菜到澹台停雪的意思了,估计是想从这些年轻官员着手打破南阳一直以来的保守氛围。

南阳那地方白羽去过两次,知道那地方实在是保守,气氛沉闷,从上到下都墨守成规,压抑的不得了。

当然如果一直生活在南阳可能感觉不出来,反而会觉得那里生活按部就班,一切井然有序,但是一旦在北疆生活过,再去到南阳就会十分不习惯。

澹台听雪就是如此,如果是能选择,她宁愿南阳的皇帝都不当也要来北疆,只不过她没有办法。

对此白羽非常理解,那就帮帮她吧,给他的这些年轻官员洗洗脑,让他们感受一下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等他们回去之后那些沉闷保守过时的儒家思想自然就会被冲得七零八落。

而白羽的所料果然没错,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快很多,这些南阳的年轻官员来北疆之后没过两日,就感觉以前学儒树立起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崩塌了!

皇家精品酒店内,一场激烈的辩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南阳的年轻官员们围坐在一个客房中,面色严肃。这些官员们都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奉者,但此刻,他们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观念碰撞之中。

“诸位,北疆之行,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震撼。”李青,南阳府的学政,他在南阳就颇有辩才,在儒学馆里也小有名气。

“吾辈曾笃信,儒家之道乃世间至理,然北疆之繁华先进,直令人目眩神摇,试问吾辈是否尚能坚守此道而不渝?”

这是引题。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跟上了,说话的是陈泽,南阳府的刑名,说道:“李青兄高论甚是。北疆科技之昌明,经济之繁荣,诚令人叹为观止矣。观彼火车飞驰,机械轰鸣之景,皆显此地之活力与进取也。反观南阳,尚沉湎于儒家古籍之中,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南阳之现状,岂非此理之反证乎?”

这时一人皱起眉头,王子安,南阳府的礼学教授,说道:“两位同僚,所言非也。儒家之道,乃祖承之文化精髓,蕴含仁爱、礼义之深邃观念,实乃维系社会秩序之基石矣。《论》有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言道德礼义之重要,可见一斑。北疆虽然科技发达,但若无道德伦理之约束,恐怕其社会将陷入混乱无序之境地。”

“子安兄,你错了。”李青摇头道,“儒家之道,固然蕴含道德伦理之深厚价值,然时代迭进,社会日新月异。吾辈岂能一味墨守成规,而不知顺应时势,汲取新知乎?北疆之所以有今日之鼎盛,实乃其勇于突破传统桎梏,锐意创新之所致。昔鞅变法,使秦强盛;卫武王胡服骑射,遂能雄视诸侯。皆因敢于变革,顺应时势。南阳之士,当以此为鉴,汲取北疆之锐气,以成我南阳之新局。”

“正是如此。”陈泽补充道,“《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言非告诫我等须臾不离创新精神,勇于纳新乎?北疆之科技发展,实乃顺应时势,锐意创新之硕果也。”

王明此刻却显得有些激动:“二位同侪,儒学岂可轻否?圣人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儒家仁爱之核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