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戍边八年,我教女帝做贪官> 第256章 震惊的试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6章 震惊的试验(1 / 2)

孔放心里打着小九九,他等得就是这个机会。

在皇后彭氏面前,孔胖子演技大爆发,恨不得抱着皇后的大腿哭了。

他说这次彭如真没有回京城,而是直接去了鲁地,是因为碍于夏文,估计来了之后无颜面对,那就真是活不成了!

皇后哪受得了这个,本来家中之人被杀就已经让她很是抑郁了,听到孔胖子的说词更是勾起了伤心事,同时也对他很是感激,直夸孔胖子是个有良心的奇男子,而夏斌也开始对孔放有些刮目相看起来。

孔放不但得以重回鲁地,反而因此得到了更大的权利,取了彭如真,他现在也算是夏斌的娘家人了。

而寄居在孔放身边的小鬼发现来的机会,于是跟他一起回鲁地,想着大战将起,京城现在他待不下去了,但是去鲁地说不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就跟孔放一起,乘坐马车去往济城。

而夏斌一旦定下了北伐的计划,便开始积极筹集起来,同样消息也传回了北疆。

胡彪和李玉押送白银还没回返,于是白羽就找徐岸和渠乾一起商量了一番,各个方面也开始筹备起来了。

如今北疆的发展形势可谓大好,银子已然不缺,各项工程不但不会耽误进度反而可以因此提速,同样因为各项生意的铺开,他现在也不缺乏现金流。

关键就是扩军和战备的生产,一旦胡彪回来,白羽便准备开启新一轮的扩军。

坚壁清野之后增加了二十几万的人口,此外还有不少山匪投靠,这样一来增加一万北疆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再多就不行了,毕竟在现在的条件下各项工程主要还是靠劳力完成。

扩军完成后北疆军将达到三万五千人,再加上五千匈奴营,以及李玉的禁军,总兵力也将近五万了,虽然比起夏斌的三十万大军相差很远,但也算是北疆军最强的时刻了。

安排好之后,白羽又开始带着宝宁做实验了。

试验室里,澹台听雪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看着正在忙碌的白羽和宝宁。

她最近比较无聊,夏芷安去了通城,她没有跟去,而是就留在了北都,天天跟在白羽后面转,连带着谢青云最近也经常跟白羽在一起。

白羽就当他们俩是透明的,自己该干啥就干啥,丝毫也不耽误。

他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放在电上,他觉得自己只要把电给弄出来,那北疆就真正走上了良性循环,以后就不用他再怎么管了。

不过,电没有那么容易,这是一个全新的体系,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他需要一点点的教宝宁,同时也准备在北疆大学设立这门课程。

澹台听雪看的滋滋有味,只见白羽拿出许多锌板和铜板,然后将一块锌板和一块铜板放在一起,再用一块浸透酸的呢绒压上,以后不断照此一层层重复,叠到30 层左右,形成一个柱状。

“师父,你这是做什么?”宝宁问。

“小心点,这上面有酸,你别用手碰,我戴了手套,而且有内功在身,你跟我可不能比。”白羽说,“以后你做这种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不然你皇姐饶不了我。”

澹台听雪拿起一块糕点塞进嘴里,含混地说道:“我看他就是胡吹大气,把这些板子抱在一起就能够像油灯一样照明?我才不信呢!”

“闭嘴,好好看!”白羽道。

澹台听雪鼓着嘴点头,眼睛里都是笑意。

白羽拿出一个提前做好的“灯泡”。

这个灯泡成本极其高昂,北疆的玻璃生产技术很不错,但要做出灯泡来也不容易,所以做出来的厚度仍然像是圆形的玻璃杯,里面是一根直径很细的碳化了的棉线,用作灯丝。

这都是当年爱迪生走过的道路。

爱迪生当年偶然发现碳棉线放入处理过的玻璃球内则发出了炽光。遗憾的是,光亮只维持了几分钟就消失了。

此后他试用铯、镍、铂、铂铱合金等一千六百多种不同的耐热材料,结果都是失败,后来又转到了碳的研究上。

后来他用新方法碳化了一根棉线,最后发出了稳定的光亮,足足亮了四十五个小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后来,爱迪生改用碳化了的卡纸大大改进电灯寿命。

生产商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入生产。

当年圣诞,三千多人走上纽约街头观赏这一新发明。

成功并未使爱迪生停步,第二年,他制造出能连续亮上一千二百个小时的毛竹丝灯。

而直到1904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比毛竹丝灯强3倍的钨丝灯,毛竹丝才被取消取代。

钨丝灯现在白羽不敢奢望,能做出毛竹丝灯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而那个用金属板堆起来的东西,是伏特发明的,叫做“伏打柱”。

伏特发明的伏打柱只要与电路连接起来,就能不断产生电流,这便是电池的原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