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玄幻魔法>李辰安穿越小说免费阅读>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短歌行 十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短歌行 十七(1 / 2)

越国。黑水城。这是越国东北边境的一座军事重镇。黑水城里驻扎了越国最精锐的十万神策军。大将军府。书房。韩三武穿着一身素衣恭恭敬敬的给赵晗月行了一礼,他的那张黝黑的脸上显露出来的神色有些复杂。“殿下请坐!”“谢大将军!”二人分宾主坐在了茶桌前,阿木和追命二人站在了赵晗月身后。韩三武看了看二人,收回了视线,煮上了一壶茶。“臣,已听闻皇上驾崩之消息。”“臣心……甚疼!”“臣自十五岁中了武举人之后便伴随在皇上身边……那时臣是皇上身边的大内带刀侍卫之一。”“臣的年岁比皇上小三岁……那时候皇上十八,初登大宝,越国说不上有多少外患,但内忧……臣那时候就是个懵懂武夫,并不知道皇上之忧。”“次年秋,皇上决定于平山猎场狩猎。”“平山猎场距离四风城有百里地,臣随皇上同行,本以为就是一次寻常的狩猎活动,却不料发生了那一次震惊全国的平山事件。”赵晗月仔细的听着。那时候她尚未出生,后来倒是听说过平山事件。那次事件死了许多人!不仅仅是驻扎在平山猎场的一千羽林军,还死了两千多的南野军士兵。这事在史书中并没有大书特书,只是初略的说是南野军受文王指使意图在平山猎场刺杀皇上。父皇当然没有被刺杀。父皇回京都之后,甚至还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听说父皇宴请了在京都的四个王爷,还有朝中的一干文臣武将。正是在这场宴会中,父皇说起了平山之事,怒而摔杯……三百大内侍卫一拥而入,将宴会上的所有人全部杀死。就此,父皇才真正铲除了异己坐稳了皇位。“臣在平山为皇上挡了三刀一箭。”“臣身负重伤,却依旧拼命将皇上从南野军的包围中背了出来。”“至出平山的宝瓶口,臣终因失血过多无法坚持倒了下去。”“臣请皇上先走。”“却不料……皇上背着臣出了宝瓶口来到了神策军营地。”赵晗月微微一怔,倒不是父皇背着韩三武,而是……神策军怎么会在平山的宝瓶口外扎了营“平山狩猎,守的并不是山中野兽。”“以文王为首的叛贼狩的是皇上,而皇上以身犯险狩的也是他们。”“皇上赢了,臣也因救驾之功成为了大内侍卫大统领。”韩三武脸上浮起了一抹笑意,他取了一撮茶放入了壶中,又道:“当然,这个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臣就此成为了皇上最信任的人。”“三年之后,臣十九岁,皇上将臣给丢入了神策军中,成了神策军的一名千夫长。”“臣离开京都的时候也是冬,四风城也是大雪。”“皇上在宫里煮酒为臣饯行。”“皇上给臣说过一席话,臣……没齿难忘!”赵晗月惊讶的看着韩三武。就在去岁,已回归京都的大将军韩三武又被父皇给打发去了神策军中,理由是防备荒国来犯。父皇知道自己中毒病危,意欲立弟弟赵伦为太子,这时候宁国的朝局已经动荡,父皇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他显然是知道的。那么他这个时候就应该召他最信任的韩三武率神策军回京稳定局势,保弟弟赵伦登基才对。可父皇至驾崩亦未下旨召韩三武率兵入京。“父皇给您说了什么”“皇上说……朕已经没有了兄弟,那些赵家的兄弟甚至那些子侄都在平山狩猎之后死光了,朕却并不认为自己就是寡人,因为朕视你为兄弟!”“皇上说,去帮朕看好了神策军。”“给你两年的时间熟悉军务,熟悉神策军。”“朕要的是一支真正能打仗的对朕绝对忠心的军队!”“臣受皇上重托自不敢辜负,便来到了神策军中……两年后,臣不辱使命,被皇上钦封为大将军统领神策军。”“转眼便是近二十年过去。”“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朝廷只知道神策军有十万战士,只有皇上和臣才知道神策军远不止如此!”赵晗月大吃一惊,她顿时就瞪大了眼睛,微微俯过了身子,惊诧的问道:“那神策军现在有多少人”韩三武斟茶,微微一笑:“三十万!”赵晗月倒吸了一口凉气,“三十万”“对,三十万能征善战的战士!”“……其余二十万在何处”韩三武端起茶盏来吹了吹,“十万在平山里。”“平山事件之后,皇上将平山划为了一处禁地,里面便是神策军的第三军。”“还有第二军的十万人在天雷山中。”“这里是神策军的第一军,也就是在兵部造册的被外界所知的唯一的神策军了。”赵晗月难以置信,如果韩三武所言是真,那么越国的战斗力是极为强悍的……难怪父皇曾经生起过征伐宁国之心。但既然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父皇为何没有让韩三武遣一军入京都呢许是看出了赵晗月的疑惑,韩三武苦笑了一声,说道:“一年前,臣再次离开京都的时候,皇上又与臣有过一次彻夜长谈。”“他说……越国已有大离余孽渗透,他要再次为饵来诱出大离余孽的那些人。”“臣反对,皇上却要坚持。”“那时候,皇上已经中毒,皇上告诉臣那是五毒教的毒,无药可治。”“皇上说左右是一死。”“他需要揪出那些大离余孽为他陪葬!”“不然……大离余孽定会窃国,这江山也必将就此葬送。”韩三武脸上悲戚,一声叹息:“可惜这一次皇上没有赢。”“却也并没有输。”这话很矛盾,赵晗月不得其解。韩三武放下茶盏,起身,去了一旁的书桌。他打开了一个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个木匣子。双手捧着这个木匣子回到了茶桌前,坐下,又从袖袋中取出了一把小小的钥匙将这木匣子的锁打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