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姜六(1 / 3)

“哎,你听说了没?卫国公府的六姑娘又病了!”

“是吗?不是说请了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廖神医进京诊治?”

“嗐!就姜六姑娘那身子,十个廖神医估计也够呛!”

“是啊!偏太后娘娘非要这个娘家侄女占皇后的位置!”

一群找不到活计的懒汉窝在京城街巷一角,嘴里八卦不停。

“我可是听说了,朝中好几个御史都上了折子弹劾姜家说什么功高盖主!反正就是不同意再立姜家女为后!”

“这么隐秘的事,李坡子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被唤作李坡子的中年懒汉神色骄傲:“我有个远方侄子可是李御史身边心腹的儿子的婆娘娘家兄弟管的铺子里的伙计儿!”

功高盖主这个词还是从他那远房侄子口中学的呢,中年懒汉扣了扣指甲里的油垢,与有荣焉。

“是吗?!那应该是真的了!”其余人接二连三附和。

盛京城内不少世家府中也在议论。

和姜家交好的人家,倒是没太多想法,只忧心接下来一段时日盛京城不会平静了。

同姜家有仇的,说话就没那么好听了。

“姜六姑娘身子这么弱,也不知能不能熬到册封的那一天。”

“是啊,这太后娘娘也不知怎么想的,她本就不是圣上生母,这样做不是将圣上越推越远么?”

“选个病秧子当皇后,别再生个病秧子皇子出来。”

“呵呵,生不生得出来还不一定呢,别忘了太后娘娘不就是......”

“估计是太上皇施压了吧。”突然有人低声道。

这在盛京也不是什么秘密,都说当年太上皇禅位的事儿有古怪,当今圣上十六岁就登基了,如今才过去三年,而太上皇当年禅位时可正值壮年。

如今更是活得好好的。

许多人都觉得当初太上皇肯定不是心甘情愿禅位。

风言风语传得快,很快就传到了这些八卦的主角之一,姜清漓的耳朵里。

正值热夏,她这个人不仅畏寒还畏热,此刻正靠躺在窗前的软塌上,四五个婢女给她扇风。

姜清漓手中端着一杯白水,细细饮着。

贴身婢女云霜将底下人从外头听见的言论转述完毕后道:“姑娘,这些话听听就行了,别太在意,凡事有三老爷和夫人呢。”

姜清漓无声点头,不说话,就叹气。

云霜已经习惯了,每回一病,自家姑娘的话就会变少,时常半天也不说上两句。

然而,姜清漓这一次却不是因为自身病的事。

几日前她突然发了一场高烧,觉醒了上辈子的记忆。

原来她是穿越了。

尘封了十几年的记忆,一朝打开,乱糟糟的,她足足捋了好几日,才算彻底清醒。

姜清漓这辈子也就投胎不错,不然就她这副岌岌可危的身子,放在平民百姓家要么倾家荡产,要么早早夭折。

“唉~”一想起云霜方才的话,她就愁得很。

虽投胎投的好,但打眼望过去,也不是能够一世安稳富贵。

宫中太后虽然姓姜,是她的嫡亲姑母,但皇帝却不是姑母亲生的儿子。

外面都以为姑母只是逼皇上册封姜家姑娘为后,是哪位姑娘不重要,是以皇上为了反击才选了个病秧子。

姜清漓却是清楚,哪是立不立后的问题。

记得那会儿她五岁,生了一场大病,走了几趟鬼门关。

家中长辈求医无数,最后抱着她去了京郊皇恩寺,求助那位觉明大师。

做最后的挣扎。

大师卜了一卦,言道:“此子生来气弱,运薄,需一位气运极尊的人与之相合,方能解危。”

通俗点说,就是冲喜。

这世道除了天子,也就只有天子的儿子气运最尊了。

那时候尚在位的皇帝姑父看重姜家,看重小姑母,大手一挥就指了那时年仅七岁的当今圣上。

事就巧合在这儿,据说册立太子的当日,她真就离奇病愈了。

俩人的婚事就此定下。

历朝历代就没有哪位皇子被立为太子的因由是为了给臣子家姑娘冲喜的!

姜清漓对现今的局势了解不深,来诊过脉的大夫太医们都说她这个病最惧多思多忧,损耗极大。

因此家中长辈鲜少在她面前提及不顺心的事,并勒令府中下人也不许在她跟前碎嘴,只让说些外头发生的趣事。

逗她一乐。

不过就冲如今宫中这配置,想也就知道不会好到哪里去。

宫里的太上皇姑父还活着,然而如今坐在龙椅上的人是他的亲侄儿。

且这位亲侄儿的王爷爹娘都活得很康健有力。

怎么瞧,都是一副糟透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