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游戏竞技>大秦:从拔了惊鲵头筹开始> 第80章 错愕的吕不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错愕的吕不韦!(1 / 2)

洛阳,本是东周的都城。

在秦国灭周之后,这里就成为了秦国的地盘。

吕不韦因为协助秦庄襄王登基有功,被封为了文信侯,其封地,正是在洛阳。

在被嬴政罢免相位之后,吕不韦便回到了封地洛阳,他并没有重操旧业,选择经商,而是在洛阳当起了一个农夫,种起了田地。

看起来,他已经放弃了权势,彻底的淡泊名利。

但多年求名,岂是这么容易放下?

表面上,吕不韦是一个农夫,暗地里,他则是显露着他的不甘,尝试复起。

这辈嬴政罢免相位以来,不乏山东六国的人来游说于他,希望他去往其国家出仕,甚至,还有将相国之位许给他的国家。

但吕不韦最终都拒绝了。

他主政秦国多年,山东六国被秦国肆意欺凌,说句难听一点的话,吕不韦看不上山东六国,也看不起这些国家。

他在意的,始终只有秦国。

嫪毐一事,让他沾染上了污点,嬴政以此发难,罢免了他的相位。

这是吕不韦心底之恨。

他一生求名,为了求名,选择来到了秦国。

为了立言,他广纳门客,编撰了《吕氏春秋》,这是可以开宗立派的奇书。

为了立功,在他的主持之下,秦国数次击败了五国合纵联军,之后,秦军数次出击,不知道占领了多少他国之地盘、城池,这极大的扩张了秦国之疆域。

唯独立名这一点,他在最后的时刻,功败垂成。

他想要一个好名声,却因为一场叛乱,得到了污名。

距离三立成就不朽,他只差半步,岂能够甘心?

所以,在洛阳这段时间,吕不韦一直在想办法洗刷自己身上的污名,他的一名门客,最终提出了一个办法。

只要能够想办法让秦王嬴政沾染上污名,则秦王嬴政所做的那些事情都会被人给否定。

若是在嬴政身陷困境的时候,有人提议将“吕相”给迎回来,彼时,在无计可施之下,嬴政有很大的概率采用这条提议,并且认识到以往的错误,这个秦国,不能够没有“吕相”。

吕不韦并没有同意这个计策,却也没有拒绝。

在有些时候,没有拒绝,其实就是同意。

吕不韦一生求名,为了保全名声,哪怕再不情愿,也是选择将手中的朝政大权交还给了嬴政,之后,当嬴政拿出他和嫪毐相互勾结的信件、证据的时候,以此来罢免他的相位,他也没有太多的挣扎,更是没有如嫪毐一般选择谋反,而是乖乖交出相印,遵从嬴政的圣旨,来到了封地之中居住。

为求名声,他做出了很多的大事。

同样,也是太过爱惜名声,这亦是限制了他。

使得很多的事情,哪怕心底有意,表面上也不能够表露出同意的态度。

之后,在他门客的谋划之下,天下之间谣言四起,谣言先是从山东六国传出,而后,又传至秦国,一部分秦国官员听信了谣言,另一部分官员,则是在吕不韦暗中影响之下,向着嬴政发难。

一时间,秦王嬴政成为了不仁不义的暴君。

而嬴政也确实年轻气盛,受不得激,直接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当其将屠刀对准朝堂之上臣子的时候,在洛阳的吕不韦,就知道,计策已经成功了。

嬴政和这些大臣之间间隙已经生出,再难缓和。

蔡泽、王绾等人确实有能力,但面对愤怒的朝臣之时,也是无能为力。

整个秦国,只有一个人可以平息秦王的怒火,那就是他吕不韦。

同时,迎回他吕不韦,也是嬴政唯一的选择。

毕竟,朝臣所提出的三个诉求。

为嫪毐平反,迎回太后,还有重新起用他吕不韦,前两者,嫪毐谋反乃是事实,太后赵姬更是相助嫪毐谋反,前面两件事,应该是无法接受的。

唯独最后者不同。

嬴政虽然罢免了他的相位,但这只是因为他被嫪毐一事所牵连,若没有这件事,他自认和嬴政之间并无间隙。

吕不韦对自己很自信。

但他终究忽略了一件事。

过往的时候,他大权在握,一直将秦王嬴政视为未曾长大的孩子,这已经深深的刺激到了嬴政。

对于心怀抱负的嬴政来说,并不希望头顶上压着一座大山。

咸阳的消息不断传回罗网,嬴政处境越艰难,吕不韦的心中就越发得意。

然而这一切,又在嬴政主动去往雍城迎回赵姬之后,变得戛然而止。

得知这件事之后,吕不韦是深深的错愕了。

他没有想到,嬴政居然硬生生的克制住了对嫪毐、赵姬的恨意。

举孝道为大义,光明正大迎回赵姬。

孝道,是谁都无法指责的善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