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温侯> 第12章 韩信点兵的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韩信点兵的下一句是什么(1 / 2)

王允虽不是武夫,但高居东汉三公之位,也算是心智坚定的那一波人,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在大宗师境面前,连一个眼神都抵抗不住!

虽不想自贬,但普通人与大宗师的差距堪比云泥,甚至比人与狗的差别都大!

那当年韩信凭什么会战胜项羽?

这个问题盘旋在王允的心中,久久未散。

当初南华道人三人给出了他们的猜测,吕布缓缓转述道:“当年始皇帝以天下方士之力召唤出仙门之时,项羽定然看到,面对失败结果,以项羽大宗师境的见识定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以自身武之极境,辅以海量气血,轰开仙门……”

“海量气血为源头,你猜怎么来?”

面对吕布的提问,王允忽然想起关于韩信的一个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一种难以言说的巨大恐怖顿时冲击着王允的理智,干涩道:“将军,您的意思是,韩信其实是在做嫁衣?”

“刘邦麾下无数精兵强将被韩信无知的不断投入在正面战场上,其实完全中了项羽的计?”

“司徒,你想想韩信的下场。”吕布沉声道。

回想起书中记载作为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排行榜,无数人包括王允在内都理解不了为何将萧何排在第一,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胜利,后勤管理的再好又能如何?

在行军打仗方面,正面战场才是永恒的第一胜负手!

但……

怪不得、怪不得韩信最后会落一个饱受猜忌、被逼造反的下场。

“如果按照将军所言,为了轰开仙门,项羽无论如何也会促成这样一场大决战,这是无解的阳谋吧?”

“当然。”

王允闻言,苦涩的摇了摇头:“我读书这么多年,还以为当初项羽是在政治上犯错,对待部下和盟友的方式过于残忍和傲慢,导致军队和盟友的不满和离心;在战略上存在问题,放弃了许多有利的地盘和战略位置;性格上有缺陷,虽然勇猛过人,但性格自视甚高,常轻视敌人,不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目光短浅。项羽没有远见,分封诸侯而无统一天下之志,导致割据斗争加剧;专恃武力且过于依赖武力,失去民心。他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原来、原来,我错了……”

“史书只不过是胜利者为了掩盖事实真相的工具罢了。”吕布如果不是见过于吉三人,也想象不到世间还有成仙的可能。

站在刘邦的角度而言,掩盖成仙一事对于他的统治才是最有利的。

吕布的出现,让南华三人见到推开成仙之门的可能,当为其一;

汉朝末年,军阀各自为战,百姓民不聊生,又现秦末惨状当为其二;

二者叠加,才有吕布这次唯一的机会!

“将军,那如果失败了会怎样?”

“难逃一死吧。”说到这里,吕布神色淡然,自从晋升大宗师境之后,对于生死一事他看得极轻,倒是对于未曾见识过的风景他很甘愿赴死,按照司马徽的推测,一旦成仙之门被推开,凡俗的欲望顶层将由【权势】转变成【永生】,而后者的吸引力,百倍于前者!

王朝更迭的频率也会因为成仙之路的顺畅,变得更加低,

周朝那种八百年王朝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自己梦中短短的三百年王朝寿命论。

宁当盛世狗,不当乱世人,

这是所有底层百姓的核心诉求之一。

“成仙这件事还不到大肆宣扬的时机,既然献帝同意这件事,那我便去见见他。”吕布起身示意送客。

王允此时也需要回到自己家中,在书房一个人好好消化一下今天的谈话内容,不夸张的讲每一个字都是难以想象的冲击!

吕布皱着眉头看向王允胯下的一滩水渍,轻声道:“司徒最近火气不小啊。”

顺着吕布的目光,王允缓缓低头,下一刻他才感受到下身有一丝凉意,惨白的老脸腾的一下---通红!

“将军还请放心,您的书房一切,我赔!”

“只不过还请将军帮老夫保密……”王允带着祈求的目光,深情款款的看向吕布。

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吕布瞬间头皮发麻,连连挥手抗拒道:“司徒放心,这件事你知我知。”

皇宫。

董卓入京之后,考虑到之前的十常侍之乱,将献帝周围的太监、宫女都换成二十岁以下的孩子,这也使得因为恐惧,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与献帝说一句真心话。

“启禀陛下,吕布求见。”

百无聊赖对着书本发呆的献帝,听到这句话后,瞬间坐直了身体,激动道:“快、快快有请!”

“见过陛下。”

吕布还未行礼就被献帝拉到身边,焦急道:“请问将军,董卓此贼何时忌日?”

此话一出,周围伺候的太监瞬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