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七十五章 打算告黑状的蔡京和封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五章 打算告黑状的蔡京和封赏(2 / 4)

前宰相之子?衙内?

这个身份,或许可以在州郡威风八面,可在这汴京城,却只会是很多大臣的兴奋剂。

扳倒一个前宰相的儿子,胜过辛辛苦苦年。

前些时候,韩阶案为什么闹得那么大?

一半的原因,在韩阶的宰相之孙的身份上。

韩阶的那个宰相之孙的身份,在御史台的乌鸦们眼里,就和桑家瓦子去年,把当代的徐婆昔、王京奴推出去打相扑比赛一样。

汴京城的君子们,哪里顶得住?

嗷嗷叫着,都去买票看比赛了。

王敏一样顶不住一点!

庆寿宫。

太皇太后拿着章惇等人联名的奏疏,从早上开心到现在。

她自己开心不要紧,还拉着别人一起分享。

先是,找了几位太妃。

听太妃们,吹了一早上的彩虹屁。

连走路,都是飘飘然的。

至于章惇杀士人这点小事情,至少在今天,已经被她忘记了。

杀就杀了呗!

一群离京城几千里的交趾人,还真以为,这位太皇太后会和他们共情?

省省吧!

一个封建王朝掌权的太皇太后,能是什么圣母?

在后苑装完的太皇太后,自然也不会放过向太后和赵煦。

回了庆寿宫,就将向太后和赵煦请了过来。

然后又听向太后和赵煦,吹了好一阵。

直到她老人家,听得舒舒服服,心旷神怡,这才作罢,开始商讨起正事来。

“这交趾郡王的亲弟弟李太德要来入朝谢罪了…”

“远来是客,得好好招待才是。”太皇太后对着向太后说道:“不能让天下列国,看轻了我朝,免得外人以为,大宋是那种恃强凌弱,不讲道义之国。”

向太后在边上,笑着说道:“娘娘说的是,该命鸿胪卿好生准备准备…”

赵煦低着头,他一早就知道会是这样。

“还好朕早早的让章惇处置了李常杰…不然这个李常杰肯定可以得一个美爵,在汴京城里花天酒地&…甚至还会被礼送回国!”

这是大宋朝廷做得出来的事情。

为了面子,是可以打肿脸充胖子的。

“对了,有功大臣该如何封赏?”太皇太后坐直了身体,问着向太后:“太后有主意了吗?”

向太后道:“新妇全凭娘娘拿主意。”

在这个事情上,向太后确实是无欲无求。

“官家呢?”太皇太后看向赵煦。

赵煦抬起头,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太母拿主意就好了。”

真正该给的、关键的赏赐,赵煦都已经批了。

有功的士兵,该赏的钱帛和官职,赵煦早就授给了章惇全权,由其便宜行事。

而中低级军官的赏格、升迁,则是枢密院和吏部负责,该怎么赏就怎么赏。

一切都有制度、条贯和故事可循。

赵煦做的,就是催一催吏部和枢密院,让他们干活快一点,多加点班。

效果很显著。

在赵煦的直接干预下,吏部、枢密院的效率,前所未有的高。

报上来的有功者,在核对了一下报功人和军法官的说法后,就直接秒批。

唯一需要赵煦决断的,也就是燕辰和他率领的御龙直的赏格。

此事赵煦也早早的赏赐完毕。

燕辰落管勾广西伤兵公事、茶马公事,迁广西兵马钤辖,武臣阶从小使臣,直接跳入大使臣的内殿承制,为从七品武臣。

而燕辰今年才二十八岁。

一个二十八岁的从七品武臣,前途不可限量!

御龙直将士,则各以功劳转迁,几乎人人得官,虽然大部分都是不入流品的公据、甲头、守阙军将。

可这也是官呢!

而且财帛赏赐,非常丰厚,人均拿到了百贯以上。

随军南下的军医们,则由燕辰按照赵煦早早的让制定下来的kpi考核制度,进行定级。

总的来说,就是按照治疗伤兵的数量、伤势、治愈率进行考核。

然后以东班诸司正副使,给这些人厘定官阶,然后纳入磨勘序列。

当然,能被定级的人是很少的。

大部分,都是拿些赏钱,然后录为太医局或御药院的吏员。

不过这也相当于,拿到了一个事业编。

对那些在一年前,还只是一个白丁,属于被统治阶级的实习军医们来说,这也算是一种阶级的跨越了。

不说人人都开心吧,最起码大多数人都是满意的。

所以,其实现在两宫能做的,也就是对那些高级文武大臣的赏格升迁进行厘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