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六十八章 优秀的匹配机制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八章 优秀的匹配机制(2 / 3)

后说话,一直等到了快戌时,才拜辞回到福宁殿。

回到福宁殿,赵煦在冯景的服侍下洗脚。

石得一则在旁边,汇报着汴京城里的动静。

主要是物价方面的波动,赵煦听完后,就让石得一将相关物价,都记录到他命人悬挂在福宁殿的内寝墙壁上的一张纸上。

那是一张大纸,纸上画着表格。

表格里是汴京的炭价、肉价、米价还有菜价。

这是赵煦从汴京新报发行后开始让人做的。

这表格每个月换一张,同时也每月总结一次物价波动。

赵煦以此,按月追踪汴京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

这很重要!

因为,在大宋主要商品物价,常年都是维持不变,甚至呈现下跌趋势的。

这是通货紧缩的表现。

钱贵、物贱。

赵煦要做的,就是利用物价的波动,适时的指挥着有司,向市场投放钱币或者回收钱币。

这事情,过去是市易务在做。

如今,市易务没了,可不得直属皇帝的皇城司来办了?

总的来说,目前为止,赵煦做的还不赖。

甚至小赚了一些。

等到石得一,将今天的物价,写到墙上的表格内。

赵煦也洗完了脚,他穿上木屐,走到那墙壁上,借着灯光,看着上面的物价,心中叹道:“可惜啊…”

“暂时只能做到维持物价的平稳!”

他其实想要让物价维持温和的上涨,每个月涨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二。

这样,人们才会舍得将手里的钱花出去。

只有人们开始花钱,才能让市场上的钱币真正的开始流通。

可奈何,大宋钱贵是从唐代就带来的毛病。

整个社会,都习惯了储蓄。

于是,哪怕到了现代,宋钱也是古钱币中,最不值钱的钱币。

大部分大宋制钱的价格,都是几块钱、十几块钱,品相好一点的几十块。

上百的都是珍品了。

这是因为,宋钱随便一挖,就是一箩筐。

本来就缺铜,老百姓还喜欢将钱存起来,舍不得花,这进一步导致了缺铜。

恶性循环了属于是。

“对了!”赵煦忽然扭头,问起石得一:“那六家义商,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他们的白酒什么时候可以上市?”

石得一答道:“奏知大家,以臣所知,各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除了王家的泰和酒楼,还需要时间筹备外,其他各家大抵都会在寒食节前后,推出新品来。”

寒食节,是大宋甚至可以说整个已知世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其地位,和中秋节、中元节还有元宵节一般。

自然,寒食节也是大宋商界传统的旺季了。

汴京城的商贾,都会在寒食节前后,推出新品或者邀请伶人来店铺前搭台表演。

而寒食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祖。

同时因为民俗,寒食节禁火。

所以,这些商贾选择在寒食节前后,推出他们白酒,自然是很明智的选择。

因为祭祖,需要敬酒。

禁火之日,没有火温酒,不需要温的白酒,显然也可以满足大宋酒虫们的酒瘾。

赵煦忽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他转身对石得一道:“石得一,派人去和那孙赐说一声…”

“将他家的酒,取名为‘三碗不过岗’。”

这就是在致敬他在现代看过的那个电视剧了。

不过,现在的水泊梁山,并没有什么梁山好汉,占山为王,有的只是个不成气候的蟊贼而已。

第二天,赵煦在崇政殿中,接见了入朝的辽使耶律琚一行。

并接受了耶律琚等代表的辽国皇帝赠送的国礼。

赵煦同时也回赠了一些礼物给辽国。

自然,他不会忘掉那位亲爱的大辽皇弟。

照例,赠书十卷与皇弟,以兹宋辽兄弟之盟好,并表示,大辽皇弟应该多写些信来,也好亲近亲近。耶律琚当然是当殿代表大辽皇太孙拜谢,并言大辽皇太孙近来静心读书,颇有长进,下次辽使入朝,一定会带来大辽皇太孙的亲笔致谢书。

简单的来说,就是下次一定。

然后就是正事了,赵煦命交子务,依约将面值一百万贯的宋辽交子,交割给辽使。

耶律琚得了交子,自然是兴高采烈,于是请求赵煦允许他们可以在汴京城采购相关商品。

赵煦当然是欣然允诺,命馆伴使刑恕、閤门通事舍人郭忠孝等保(监)护(视)辽使在汴京的采购。

耶律琚自是千恩万谢,拜辞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