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十三章慕容恪和慕容垂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慕容恪和慕容垂(2 / 5)

为兄就给你好好讲一下,为兄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要记住,迁都不仅仅是选择都城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伱选择了一种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

我大燕当初从辽东迁都到蓟城,这是为了什么?

这是因为我大燕将目标从草原放到了中原,若是我大燕还在辽东,那我们现在就应该如同胡人那样往西去,争夺草原的霸权。

但是先祖们选择了回归中原,于是我们现在是中原国家,这就是选择蓟城作为都城的结果。

现在放弃蓟城是因为进入中原的目标已经结束了,现在我们燕国有了新的目标,在攻下并州后,我燕国有两条路可以走,其一是和魏国争雄,其二是和汉国争雄,乃至于攻破冀州,直接将汉国赶到黄河以北。

以我大燕的实力,如果全力进攻汉国,拥有太行地利的大燕,是汉国不能抵挡的,他们将失去整个冀州,失去整个黄河以北。”

慕容恪说罢此言,慕容垂等人都骄傲的挺起了胸膛,这都是燕国铁骑带给他们的自信,燕国已经太久都没有遭遇过失败,越打越强就是形容燕国的。

慕容恪自信的笑道:“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为兄选择进攻魏国而不是汉国吗?”

慕容垂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试探着说道:“是因为魏国比汉国更好打?”

慕容恪摇摇头笑着道:“自然不是,是因为梁国,如果我燕国重创汉国,那就是将青州兖州等地拱手让给梁国,拥有了这些土地的梁国,若是再夺下司州,那将是我大燕的生死大敌。

用汉国来牵制梁国,这是我大燕的国策,在我大燕拥有压倒性的实力前,这个国策都不能变化,联合梁国灭汉,这个计划只能说说,却不能真的去做,可以去表演的做,但不能真的把汉国灭掉。

如果汉国对我大燕有不轨之举,那就教训它一番,等到它明白大燕不可战胜,就让它去进攻梁国,削弱二国,仅此而已。

用冀州之南这条绳子来控制汉国,你们要记住这一点,七弟,你要记着。”

慕容恪这一番话让众人恍然大悟,慕容垂连忙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慕容恪接着说道:“既然暂时不和汉国开战,也不准备进攻中原,那就不必在中原建立都城。

我的计划是先攻克河东,彻底将昔年晋国的土地收拢在手中,然后迁都晋阳,在河东将魏国的军队打空,然后直接进攻关中,夺取三秦之地,拥有了八百里秦川,再加上晋燕旧地,这天下还有能够阻挡我大燕的人吗?

到了那个时候,进攻冀州,将汉国赶到黄河以北,甚至渡过黄河将汉国赶尽杀绝,再和梁国会猎于河洛之地,战而胜之,天下便可大定,以北打南,胜势在我。

迁都晋阳是第一次迁都,却不是最后一次,长安乃至于洛阳,都会是我大燕日后的都城,这要看我大燕能走到哪一步,你们可知道了吗?”

慕容垂仅仅是听着,就感觉颇为震撼,满是崇拜的望着慕容恪。

自古以来,能够为一个大势力做顶层规划的人,是最杰出的人才,能够看到大势的人,是最强的谋主,而慕容恪就是这样的人。

他不仅仅是个战神。

慕容垂重重点头道:“兄长,河东之战带着弟弟去吧,我要继续学习兵法,日后为我大燕冲锋陷阵,率领着大燕铁骑打了太阳下的所有疆域。”

听完了慕容恪先前的话,几人自然都知道慕容恪是要继续发动河东之战,击垮魏国。

慕容恪缓缓说道:“河东之战前前后后打了三次,其实在第二次的时候,我就能将河东全部攻下来,但是最后我却撤军,又打了第三次河东之战,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几人摇摇头,唯有慕容垂眼中发亮,朗声道:“兄长,我知道,您是为了将魏国士卒尽可能的杀伤在河东,因为河东距离我大燕的土地更近,粮草更加容易运输,在河东作战相当于本土作战。”

慕容恪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懂自己,而这些跟随自己这么多年的老将却没有反应过来。

他望着慕容垂愈发的满意道:“七弟,你真是个天才,以后的大燕或许就要靠你来支撑了。

没错。

我就是为了在河东尽可能的消耗魏国的实力,与其攻下河东后,在关中劳师远征,冒着被断粮的风险在关中作战,还不如就在河东大战。

魏国实力强大,他们是不害怕我燕国的,这三次河东之战,魏国一直在和我大燕野战,第二次河东之战,我认为魏国的实力削弱的还不够严重,魏国最精锐的禁卫以及虎豹骑,并没有受到重创,所以我撤军等待第三次大战。

第三次大战,魏国禁军死伤惨重,实力已经削弱了很多,现在我决定发动第四次河东之战,这一次魏国应当不会再和我军野战,他们已经没有这个资格了。

但即便是攻城战,也正在我们的目的中,依旧能够将魏国最后的精锐消耗在河东,这一战夺下河东,逼迫长安,迫使魏国西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