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九章又一诸侯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又一诸侯薨(2 / 3)

刘焉消息的那一刻。

洛楚眼中爆发出了极亮的光,几乎在一瞬间,他就知道蜀国里面有高人,轻声笑着问道使者,“不知是谁请使者前来告知此事?”

使者自然是蜀中士族之一,闻言当即挺起胸膛骄傲道:“回吴公,提议者,乃是我益州士族冠冕,张松张子乔,我蜀国国相。”

张松。

洛楚恍然大悟,此人的名字他是听过的,毕竟张氏乃是蜀中大族,张松的哥哥当初就是益州别驾,后来张松又做了益州别驾,张氏在益州地位相当高。

而且张松此人颇有声名,如今看来,果真是名不虚传,仅仅这一计,就可以说是直接打到了洛楚的七寸之上。

洛氏子的道德底线很灵活,但这恰恰意味着洛氏子是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存在的。

这条底线落在才智之人的手中,就如同现在的张松,就能够使出很多的计策来。

但洛楚并没有什么不高兴。

只是微微笑着说道:“还请转告蜀王以及张相一句话,王道不偏安,夏夷不两立,希望蜀王清剿夷人能够得胜,若是借着清剿夷人,而做出一些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可就不要怪本公不客气了。”

他只是微微笑着,却带着森森的寒意。

使者打了个寒蝉连忙离开了这里,吴国群臣听罢对话后,纷纷对视着,他们其实是不赞同放弃进攻益州的。

你刘焉打蛮夷和我们打你有什么冲突?

这叫趁伱病要你命。

打仗这种东西,还讲什么道义。

等到把你刘焉干掉,区区西南夷而已,难道还能是我吴国的对手吗?

洛楚抬眼望了众人一眼,而后缓缓说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若刘焉真的前往征讨西南夷,我军便按兵不动,等蜀中战事结束后再进攻。

本公此意已决,诸卿不必再劝。”

洛楚的声音中满是不容置疑,这是他极少展现的态度。

在吴国的臣民眼中,洛楚是个善于纳谏的人,但如今却如同冰冷的钢铁。

面对这种状态的洛楚,众人自然接受他的命令,如今的吴国终究是洛楚为主。

见到众人皆离开宫中,洛楚微微皱了皱眉头,而后叹了口气。

在如今的吴国中,他算是保守派,而随着吴国逐渐变强,激进派越来越多。

曾经支持自己的吴郡六姓中也有一些二代属于激进派,比如陆氏的陆逊,就发出过要见识见识天下英杰的豪言。

如今自己的威望高,还能够短暂压制一番,以后如果整个吴国都是激进派,那即便是洛楚也改变不了吴国的战略方向。

话说蜀国使者将洛楚的话带回蜀国后,刘焉得知洛楚果然如同张松所预料的一般不再进攻蜀国,当即大喜,朗声笑道:“子乔果然有能啊,若是吴国不出手,此番我蜀国无碍。

这些夷人不在山中苟活,竟然敢集结起来进入我蜀国之中,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该要让他们重新感受一下,曾经的中原天兵的强大了。”

张松有奇谋,不仅仅会理政,在谋略上同样是一把好手,当即说道:“大王,西南山地中多瘴气毒物,若是在那些山中作战,我军极有可能陷入埋伏中,或者生出瘟疫来。

况且那些夷人终日在山间打猎,最是擅长山地作战,灵活至极,我军恐怕不是对手。

臣以为,若是能诱敌深入,使夷人进入平原,那我军定然能轻而易举的克敌制胜。”

刘焉沉吟了一下,觉得张松说的有些道理。

但他思索了一番说道:“子乔,若是放任夷人进入平原,定然会对我蜀国的土地造成伤害,寡人曾经听闻,伤人于敌国中乃是战争中的上等,如今我军却主动放任夷人入境,是否不妥啊?”

张松听的简直想骂娘,主动布下口袋阵将其放进去和不得不让对方进来,这能一样吗?

不懂就不要多说话。

心中怀着如此多不满的想法,张松略显潦草的脸上却并没有显现出来,反而露出一切尽在掌握的表情安慰道:“大王。

您所说的有道理,但臣以为,只要能大幅歼灭夷人,些许损失是值得的。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不放出诱饵,鱼儿又怎么会上钩呢?

大王乃是明主,想必明白这个道理。”

刘焉依旧有些犹豫,张松直接下了狠料,沉声道:“大王,若是大军进入山中与夷人遭到损失,那之后不仅仅是吴国,恐怕就连汉中张鲁都阻挡不住了。

您可要三思啊。”

这话一出,刘焉立刻同意了张松的办法,对蜀国来说,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张松领命走出大帐外,闻着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马粪味道,以及厨艺很差的煮饭味道,他心情很是复杂,暗道:“刘焉实在不是英主,他的儿子刘璋,更是不成器,恐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