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1 / 2)

【“时遇孤城被围,荀灌深知情况不妙,十分焦急,夜不能寐,看见父亲忧心忡忡地召集手下开会,心想必是有要事相商,于是避开众人,悄悄立于门外细听。待听见众武将皆不愿意冒险突围,荀灌急了,谁都知道乱军破城之后会做什么,这可并非自己一家安危,还关乎一城百姓生死。于是,荀灌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主动请战!”】

荀崧见是女儿,心下一惊。

只见荀灌走到父亲面前行礼,然后冷静地说:“父亲乃一城长官,岂能亲自涉险,宛城不能没有父亲。”

众人一听,也连连点头附和。

荀灌接着说:“父亲贸然离去,再逢乱军攻城,无人指挥,城亦将不保。”顿了顿,她抬眼直视父亲,郑重地说:“请父亲允许女儿出城求援。”

荀崧十分赞赏女儿的勇气和胆魄,可他虽是一城长官,却也是荀灌的父亲啊,荀灌是他幼女,自小疼爱有佳,她又年幼,若她有什么不测,叫他如何是好……

荀崧长叹口气,道:“灌儿能有此心,为父已甚为安慰,只是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将士突围尚且不易,更何况你一个小女郎呢。”

荀灌闻言急道:“宛城已然危在旦夕,乱军狠辣残忍,一旦攻入城内,城中数万百姓都要遭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女儿从小习武,虽是女儿身,却绝不比男儿差,如若能冲出重围,求得援兵,宛城可保,百姓能得救,皆大欢喜。若是不能突围,不过一死罢了,如今这乱世之中时时刻刻都在死人,又何惜女儿一人?若求得援兵,也算不负爹爹十几年来的养育之恩。”

听得女公子一言,周围官吏大为震惊,之前不肯突围的武将羞愧地低下了头。

而荀崧却不肯松口,只紧皱眉头,摸着胡须。

荀灌见状,言辞恳切地道:“父亲还不知道女儿的身手吗?待到三更时分,乱军把守松懈,我再趁夜突围,女儿个子小,目标也小,必能不负大家厚望,求得援军归来。爹爹,女儿不会有事的!”说到最后,语带哀求。

面对荀灌的再三请求,荀崧心下焦虑,目光在垂头丧气的众武将面上转了转,面色慢慢冷峻起来,心一横,做了此生最艰难的决定,他同意了荀灌的请缨。

虽然同意了,但荀崧仍然放心不下,精心挑选了十几名敢战的勇士,跟随荀灌一起突围。

三更时分,夜深人静,城门口,荀崧亲自为女儿送行,看着女儿束紧头发,缚紧腰肢,身穿铁铠甲,脚穿蛮靴,佩了三尺青虹剑,背上负了长弓,好似一女将军的威风模样,他却心有戚戚焉,女儿明明还如此年幼,却要如此冒险。他伸手为女儿理了理有些歪的佩剑,再次叮嘱道:“路上千万小心。”

荀灌懂事地点头:“女儿快去快回,爹爹不用担心。”

这如何能让他不担心呢,荀崧心中焦虑担忧,面色却不露,颌首,转头看向其他勇士,恳切道:“宛城安危全赖诸君,惟愿一路顺风。”

众人知长官千金亲自冒险求援,皆十分敬佩,纷纷应道定不负所望。

【“于是,十三岁的荀灌担负着一城的性命,冒死突围求援。尚且年幼的她,能逃脱凶残的乱军包围,为宛城迎来援军吗?”】

……

天幕下众人的心也提着,看着荀灌尚且稚嫩的脸庞,纷纷为她担忧起来。

晋朝之前的人虽然明白荀灌既能名留青史,应是求援成功了,但却不知细节,不免紧张起来。而晋朝之后听过荀灌故事的人,虽然知道结局,但不过是书上寥寥几字罢了,哪里像看这天幕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是也真情实意地为荀灌担忧起来。

而不识字,也没听过荀灌的各朝百姓却真心为她祈祷起来,他们别的不知道,但却明白在城外都是乱军的情况下,身为官家千金的荀灌却敢亲自冒险求援是多难得的事,这可是会死人的!他们无法共情其他人,只会共情宛城内的百姓,荀灌如此舍生忘死之举,太让他们感动了。

……

秦始皇时期。

嬴政其实现在已经无心于天幕上,他的心思都在大秦二世而亡上,不过为防错过后人再提到大秦诸事,他还是指了人将天幕所言一一记录在册,自己只留了几分注意。

听到这里,嬴政只抬头看了眼天幕中的荀灌父女,又低头盯着跪倒一地的儿女们,哼了一声,冷淡斥道:“跪断了腿,就能解决二世而亡?都滚起来!”虽然他看上去残酷,实际上对儿女都颇为优容,闲暇之余也会关照他们衣着饮食,出行安全。天幕所言之事既未曾言明是谁,又尚未发生,他还能怪罪到所有儿女头上吗?

况且嬴政深信矫诏一事,绝不可能出现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只可能是自己死得突然,才可能让身边近臣逆子寻到机会,虽然他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扶苏会不在身边,但如今既然已经知晓,他就能避免此事发现。

想到这儿,嬴政心里有些感谢天幕的出现,尽管提起大秦只有只言片语,却可以说改变了他的大秦之命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