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历史直播,老祖宗们看傻了!> 第32章 权臣大盘点:严嵩篇(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权臣大盘点:严嵩篇(2)(1 / 2)

【由于朱厚熜酷爱青词,严嵩又恰好有几分才气,在写词方面有些造诣,所以经常作些青词来献给皇帝。

这也是他的“青词宰相”的称号的由来。

而严嵩对于写青词的狂热程度,也可以说是疯狂。

最离谱的是,在公元1550年,庚戊之变,敌国士兵杀入京城,包围都城时,严嵩还在不停地写青词,忽略了朝政。

由此可见,严嵩在讨好明世宗的事情上,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但,也恰恰是因为严嵩很会投其所好,使得明世宗对他非常喜爱,把国家的很大一部分权力都交给了他。】

讲到这,苏锐有点感同身受了,

“害,咱们要是严嵩的觉悟,学会讨领导的欢心,肯定也能在工作上顺风顺水了。”

唐朝

一个在终南山隐居的诗人,左手上拿着一壶酒,右手拿着毛笔,惬意地写着诗歌。

看到天幕上说“用青词讨好皇帝”,突然不自觉联想到自己,然后老脸一红,

自我怀疑道:

“严嵩属于是用青词讨好皇帝,那我算不算用诗讨好皇帝啊?”

诗人回想起自己短暂的仕途生涯,似乎的确是凭借着诗歌方面的才华得到皇帝赏识,才被封了一个“翰林院供奉”的名号。”

“不对不对,”诗人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我李白不仅在诗歌造诣无人能敌,治国理政的才能也不弱,只是还没有机会发挥出来而已。日后等我当了宰相,一定能大显身手。”

这么想着,李白坚定了自己用诗歌换仕途,然后再在官场中展示才能的想法。

明朝

朱厚照坐在豹房之中,似懂非懂地坐着。

他看看自己面前,刘瑾送来的一堆新奇玩意,再联想到天幕上所讲的“通过讨好皇帝来换取仕途”的说法,

心中忽然涌起一个想法:“”我现在和刘瑾的关系,是不是与明世宗与严嵩的关系一样呢?”

【严嵩得到皇帝的宠幸后,如日中天,权倾朝野,整个国家几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这可一点没有夸张的意思。

因为在他权力最盛的时候,连皇帝的生活起居,都会有人偷偷观察都向他汇报。

严嵩也趁此机会,培养了一大帮亲信,打算把朝堂变成自己私人集团,他的党羽被称为“严党”。】

清朝

少年康熙帝恨得咬牙切齿,嘴角小声地怒骂道:“勾结党羽,架空皇帝,真是该死的奸臣啊!”

说着,他看向鳌拜那魁梧的背影,心底泛起了嘀咕:

“鳌拜大人,你和那严嵩,是一类人吗?”

鳌拜对于康熙的眼神毫无察觉,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思索着目前的朝廷中是否有和严嵩一样的人,并考虑以后如果出现了这类人,要如何将其铲除。

【在官员选拔一事上,严嵩更是一手操持,把每一个官职都在私下明码标价,只有给他送了足够的钱财,才有机会做到相应的官位上。

严嵩还有个儿子,叫严世蕃,在他爹的影响下,也是嚣张跋扈得很,

敢公然放话说:“朝廷都不没有我严家富有”。】

明朝

“哟呵!这严世蕃真是高调啊,一点不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呀。”沈万三感叹道,对于这事,他吃过大亏的。

当年,他的生意遍布天下,从南到北都有他的贸易往来,是真正的富得流油。

当时也是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巨富,富得流油,所以出手阔绰,潇洒得很。

正因如此,朱元璋修长城没钱了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了,派出精兵来找他,要求他“自愿”出钱,为国家修建长城一事出力。

而沈万三当然不敢拒绝,只能乖乖掏腰包。

“以后呀,得低调行事啊。”沈万三躺在木椅上感叹道,摇着折扇,端起茶水慢悠悠地喝了起来。

【就是这样一位只手遮天的权臣首辅,晚年在皇帝面前失宠了之后,也被皇帝夺回权力,并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

严嵩也因此在晚年过得很拮据,加上早年玩坏了身子,落得个贫病交加,病死家中的下场。】

视频放到这,几条网友的弹幕飘过。

“这严嵩也算是舔狗界的达人了,通过讨好皇帝,硬是把自己从一个穷书生捧到了一个历史权臣的高度。”

“我要和严嵩一样会讨好领导,我就再也不用担心不涨工资了。”

“严嵩这人就真是个人精,一辈子都拿捏着朝堂中的大臣,晚年才让徐阶真正掌握朝政。”

“我个人感觉严嵩也就那样吧,跟其他权臣比不了,就是嘉靖的玩意罢了。”

大明

朱棣完全没有心思继续处理奏章了,眼神凝重,眉头紧锁,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