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大明:家父蓝玉,造反洪武> 第七十三章 人不为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人不为己(1 / 2)

青桐苑。

陆凌川抱拳一礼,笑道:“开国公如此装扮,在下差点认不出了,请。”

说着,陆凌川便将常升请到了书房之中,示意魏安立刻沏茶。

常升一边将肩上的药箱摘下,一边同样抱了抱拳,略带歉意道:“如此装扮,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此举并非为我自己,只是不希望常某来将军府的事被人瞧见。”

“万一陛下知道了,恐会给将军府再次招来祸端。京都人都知道回生堂是公子的产业,所以常某便装扮成了一名医士,这样轻易不会惹人怀疑。”

陆凌川拱手一礼,一边请常升落座,一边感激道:“常公如此为将军府着想,在下感激不尽,还有上次的事,多谢了。”

常升连忙摆手,认真道:“该说谢谢的是常某才对,如果不是公子,常家此时也恐怕早已受到牵连,看起来是常某帮着公子救了蓝将军,实则是公子救了我们常家,这份人情,常某不会忘。”

这时,魏安端着茶缓缓走了进来,为陆凌川和常升各自倒了一杯。

看到连开国公常升也对十三哥如此以礼相待,毫无架子,他的心里不禁对十三哥越发佩服。

陆凌川击鼓闯宫的事,在京都高层之间早已不是秘密,虽然不知道那日在殿上陆凌川究竟和朱元璋说了什么,但是单凭能将一只脚踏入鬼门关的蓝玉从诏狱中救出来,已经足以证明陆凌川的能力。

这一点,冯胜和傅友德看得出来,常升自然也看得出来。

陆凌川敬了常升一杯茶之后,再次开口:“既然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就不必谢来谢去了,请常公放心,联络京都各路驻军共同上书求情一事,在下一定守口如瓶,不会对任何人提起。”

常升闻言,急忙摆了摆手,认真道:“公子误会了,常某今日前来,真的只为致谢,而且常某知道,公子与冯公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约定,既然常家同属淮西一脉,自然与冯公同进同退。”

“多年前的胡惟庸案,常某至今历历在目,知道蓝将军一案如果没有扭转的话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局面。”

听到常升提到冯胜,陆凌川不由得挑了挑眉毛,立刻明白常升今日登门绝不只是来致谢那么简单,于是又道:“可是冯公跟你说了什么?”

常升摇了摇头,缓缓道:“冯公并未提起你们之间的事,常某也不会去问,只是常某想要告诉公子,如果是为了淮西一脉的事,将来有用得上常某的地方,请公子尽管开口,常某定当竭尽全力。”

【这是来入伙的啊?】

陆凌川眼前一亮,沉思了一下,话锋一转道:“不知常公觉得您的外甥和当今太孙相比如何?”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常升不由得变了变脸色,迟疑道:“虽然不知公子此话何意,不过自从懿文太子与舍妹相继离世之后,我这个外甥就渐渐失了宠,虽未禁足,但却常年躲在流离宫内,说起来,也是个可怜人。”

“如果他父王和母妃还活着,或许他能过得好一点,但若与太孙殿下相比,他的资质,终归是差了些,何况他早已不得圣心,能平安终老已算最好的结果。”

陆凌川笑了笑,一边摇晃着茶杯,一边淡然道:“可若是在下记得没错的话,他才是太孙之位真正的继承人才对吧。”

说出此话时,他一直用余光打量着常升的神色。

听闻此言,常升脸色骤变,惊讶的看向了陆凌川,低语道:“公子此话最好不要当着第三人说起,立储之事,本就该由陛下来定夺,谁又敢多言?”

“只要能保他一生无病无灾,常某也算对得起他母亲了。”

陆凌川抬起了头,认真的看着常升,淡淡道:“常公难道真觉得他能平安度过余生么?太孙之位,本就该立嫡孙,如今那一位,名不正言不顺,一旦他日登基,能容得下您外甥这个嫡孙么?”

“或许,都等不到新君登基之日,就会发生变故也不一定。”

听完陆凌川的话,常升瞬间脸色凝重,眉宇之间满是担忧和挣扎。

这种事,他并非没有想过,原本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或许可以保全,但如今想来,连凉国公这样的人都自身难保,说进了诏狱就进了诏狱,差点家破人亡!

何况是他?

陆凌川顿了一下,继续道:“听闻当年常公长兄在北伐大败元军之后,只不过因为一时冲动伤了元将纳哈出,便被老爷子削去了官爵,安置到了边陲之地,最终在两年前郁郁而终。”

“从那时起,常家应该已经不再像开平王在世之时那般被陛下宠幸了吧?时过境迁,有些东西,早已变了。”

听到此处,常升的脸色变得越发的凝重,迟疑良久之后,认真的看向了陆凌川,缓缓道:“公子说了这么多,究竟想说什么?何不直言?”

陆凌川看着常升,一字一句道:“若想保住常家的世代荣耀,保全淮西一脉,那就只能让淮西一脉中的自己人成为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