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9 章(3 / 7)

游猎,百官随行处理朝政,一年到头没有固定的地方,直到圣宗时才定期南北面官来决定军国大事。

宋室的皇帝一年到头都住在皇宫里,据说连皇宫都很少出,长年累月被毒气侵害以至没有子嗣,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回头把这件事告诉他们陛下,他们陛下估计还能再为他多掉几滴眼泪。

太惨了,真是太惨了。

三日转瞬即逝,皇城外面人头攒动,都是来看阅兵的人。

临时挖出来的水沟蓄满了水,禁军将士三步一岗将皇城围的严严实实,别说人,就连苍蝇也飞不进去一只。

朝廷搭建的阅兵台闲杂人等不等靠近,除了阅兵台和皇城周围的皇亲国戚宅邸,能看到皇宫内部情况的只剩下一个樊楼。

以前樊楼能看到宫里的房间都不让开放,这次情况特殊,樊楼的主事人反应迅速立刻去开封府商量合作。

别看京城的百姓觉得这不好那不好,真到阅兵那天肯定挤的哪儿都是人。

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关系进皇城周边的皇亲国戚府邸,但是只要有钱就能在樊楼拥有一席之地。

樊楼的位置足够多,到时让想要观看阅兵的百姓掏钱入场,只要准许那些能看到皇宫的房间开放,樊楼收的门票钱尽数上交。

即便不赚门票钱,当天的酒水茶饭也能让樊楼大赚一笔。

国库正是缺钱的时候,包拯和公孙策都觉得这个钱不算与民争利不挣白不挣,上报官家之后不仅准许樊楼卖门票,还在开挖的水渠外面建了一圈简易高台。

高台外有禁军把守,观众需要自备纱布捂住口鼻,桌椅板凳酒水茶饭全部没有,人数也不确定,人多人少全看运气,若有意外发生朝廷概不负责,只需要花十文钱就能进场。

十文在京城也就是买几个包子的钱,连乞丐都能轻易凑够,消息传出来后很多百姓都准备好铜板要亲眼看阅兵。

不管里面的阅兵糟心成什么样子,只有亲眼看过才能有底气的骂,道听途说的话连骂都骂的没有底气。

汴京的百姓最爱热闹,每年金明池开放的那一个月都能挤的走不动道,这次可以说是变相的开放皇宫,即便没有阅兵也会有很多百姓愿意花几个

包子的钱过来长见识。

不能进去没关系,站在高台上眺望皇宫也行。

前些年想眺望皇宫得去樊楼??[,樊楼的酒菜价格高昂,寻常人不敢进那地方消费,这些年宫里发现樊楼的某些房间可以看到宫里的场景后下令樊楼要么拆要么封,宫外之人连花高价进樊楼也不能再看到皇宫里面。

十文钱换一个谈资,值!

汴京人口百万,就算皇城外面建了一圈的高台也容不下足足百万人口,很明显入场的位置需要抢,所以阅兵头一天晚上就开始有人守在外面准备进场。

去晚了不行,挤不进去还看什么看?

禁军原本三步一岗,开封府和三衙发现百姓的热情有些过头后立刻增派人手,让守岗的禁军能手拉手围成一圈将进不去的百姓拦在外面才行。

上午排队交钱入场,然后才是阅兵,虽然想要入场的百姓很多,但是皇城本身没有多大,一圈高台能容纳的人也有限,挤满高台用不了多长时间。

百姓不知道为什么要自备纱布捂住口鼻,又不是防治疫病的时候,看个阅兵需要什么纱布?让他们捂住口鼻防止宫墙上的毒气进入身体?

自备纱布可以理解,攻城外挖条水渠又是干什么?

还有水渠上空的细网,虽然离得远看不太清,但是那么大的细网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既挡不住视线又耗费钱财,总不能也是防止毒气进入身体的吧?

没挤进去的百姓遗憾不已,挤不进去也不肯走,明知道踮起脚尖也什么都看不到依旧伸着脖子往里看。

苏景殊跟着赵仲针来到视野最佳的阅兵台,看着皇城外面那圈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总感觉台子随时要倒。

台子结不结实啊?能扛得住那么多人吗?待会儿火炮上场会不会有冲击波?万一把台子给冲倒了怎么办?

赵仲乱看出他的想法,稍稍退后一步小声说道,“放心,台子很结实,离那么远不会有事。”

他之前想的是炸掉整个皇宫,但是一下子将皇宫全炸掉容易误伤周围,阅兵台上有契丹人在,这次要以稳妥为上,不光要考虑场面,还要考虑安全,所以这次安排炸掉的只有皇宫最中央的大庆殿,其他宫室等辽国使臣走了再慢慢炸。

大庆殿是皇宫的正殿,火炮的威力能够炸掉皇宫大庆殿就能炸掉世上所有的墙,炸这一座宫殿足够震慑契丹人。

大庆殿到四方城门还有一段距离,中间有其他宫室做缓冲,最外面还有宫墙和临时挖出来的沟渠,高台搭建的时候用的也是粗壮的木料,不用担心外面的百姓。

苏景殊了然的点点头,心道他能想到的问题朝廷也能想到,各种突发情况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