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41章 当下经验(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当下经验(1)(1 / 2)

智府的盛宴结束后,余音仍在绕梁,久久不散。

赵毋恤醉酒摔倒受伤之事,虽然在场的都默认不会主动传播,可是还是走漏了消息。府中上下甚至朝野都在传闻——赵毋恤被智瑶泼酒,怀恨在心却不敢声张,只好躲在家借酒浇愁,却又不胜酒力,跌伤身体,只能卧病在床。

若是往常,赵毋恤只会视为无稽之谈,不闻不问,此时却是乐呵呵的。

“宗主为何发笑?”张孟谈看向赵毋恤,只见他精神奕奕,笑意上脸。

“外界越传越盛,说在下已然受了重伤,恨不得腿瘸或是眼瞎了,索性我就真的躺上几天,成全他们。”赵毋恤斜倚靠垫,两腿伸长,坐在小憩用的榻上,笑眯眯的说道。

“这半年多不到一年,宗主是灾祸连连,也不知冒犯了什么神明?”董褐微皱眉头,想了想,说道:“还是让属下择个吉日卜上一卦,看是否可以化解。任凭外界恶意揣测,风言风语,正中某些人的下怀,怕是对赵氏不利。”

“也好。”赵毋恤点头赞同。其实他也挺好奇的,除了第一次故意为之,第二次、第三次怎么说?昨日大夫才来为他诊脉,说是脾肺略虚,其余一切皆好。至于肩膀上的伤,命人推拿几次已渐渐消了肿,并无大碍。

按理说,第三次根本不该发生。他的酒量自己最清楚,何至于醉到不省人事的境地?唉

“不过,听说智府的主子最近也不太顺心。”张孟谈有些幸灾乐祸。

两次伐齐成功后,智瑶又提议兴兵伐郑。得知晋国出兵前来讨伐,郑国立马向它的盟友——齐国求助。

此时的情势,跟晋楚争霸略有不同。从前郑国在晋、楚之间左右摇摆,如今多了齐国,变成在三国之间反复跳跃。巧的是,齐国的末日霸主梦,恰恰是在楚国正在恢复国力,晋国已无心争霸的空档期萌生的,可说是天合之作。

齐景公已经去世,齐国两任国君被弑,因为吴国北上争霸,齐国又遭受重创。尽管种种不利,田氏当家,他的外交方针仍是一以贯之——继续维持齐国在中原事务的话语权,虽然吴国走了越国又来插手,齐国仍然要努力发声。

忽然发现一个有趣的巧合,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到了战国倒计时的今日,又是齐国想恢复霸业,算是首尾呼应,有始有终吧。

接到郑国的求援,齐国二话不说,立马派遣军队,命国参为主帅,田常监军,浩浩荡荡往郑国进发。听闻齐国率军救援,智瑶立马决定撤军。理由是:出征之前只占卜过与郑国对战的结果,却没有测算过与齐国对攻的吉凶。

这个理由既能站得住脚,也可以拿得出手。因为在此之前,赵鞅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形,退兵是明智之举,不算逃兵。

可是,智瑶没打算就这么走,他派人给田常传话,大意是这样的——

此次伐郑乃是因为陈。陈国被楚国灭,作为陈国后裔的田常已在齐国把持政权却没有出兵救援,是不恤祖国。陈国断绝祭祀乃是因为郑国,寡君派在下前来正是为了调查陈国被灭的实情,还要询问您是否为陈国忧虑?若您真的不体恤陈国,与在下何害?

智瑶所谓陈国灭亡归咎于郑国,这是强拉硬扯,造谣栽赃。陈国被灭是楚惠王的意思,还轮不到郑国指手划脚左右决策。但是,把陈国灭亡的帽子扣在田完身上却非无中生有。说起来,跟一段占卜有关。

公元前672年,陈宣公废嫡立幼,太子御寇被杀,与其交好的陈厉公之子陈完害怕受到牵连,逃亡齐国,史称“完公奔齐”。

陈完在陈国时,懿氏要把女儿嫁给他,嫁之前特意为此占卜,得到这样的卦辞——“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大意是,凤凰飞翔,唱和之声嘹亮。妫氏【陈国的国姓妫(音‘归’),是舜帝重华的后代。】的后代,养育于齐姜。第五代将会昌盛,官居正卿。第八代之后,无人与之争强。

总的来看,这个卦象大吉,暗示陈完的后裔将在齐国兴旺,最终权倾朝野。

提到陈完的身份,还要追溯一件宫廷篡位的历史事件。

陈桓公病重时,异母弟陈佗勾结蔡国人杀死陈桓公的嫡长子太子免。陈桓公病逝后,陈佗自立为君。由于蔡国人助其杀害侄子成功夺位,他与蔡国人的关系相当密切。一来二去,在蔡国惹下不少风流债。

有一次,他去蔡国纵享声色,正好被太子免的三位弟弟——二弟妫跃、三弟妫林、四弟妫杵臼得知。三人瞅准机会,合谋把杀害兄长的仇人叔叔诛杀。

之后,三兄弟约好,国君之位轮流享用。妫跃称陈厉公、妫林称陈庄公、妫杵臼称陈宣公。

按照这个约定,陈完虽是陈厉公的儿子,却无法继承国君之位。待叔叔陈宣公杀害太子改立爱妾之子,他又因与太子交好,为避祸全身不得不远走他乡。

虽然如此,父亲任国君时,陈完还是享受到了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