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59章 意外发现(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意外发现(3)(2 / 2)

时的大环境跟从前相去甚远。

不仅晋国,东方的齐国也如此。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赵鞅清楚的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向。即使两大家族没有出走,六卿也会斗个天昏地暗,只是时间早晚、对象变换而已。

比如从前或许是士氏pk赵氏,智氏pk中行氏,又或者是士氏pk韩、魏,而今则是赵氏pk智氏,或是智氏分别pk韩、赵、魏等等。总之,一定是捉对厮杀,直至达到新的平衡。至于下一轮出战的是哪两家,取决于情势的发展,辅以某个突发事件成为导火线,引燃战火。

“第九子”的意外降临,引发了赵鞅的诸多思考。他的注意力已经太久没有往回看,这些缺失很可能为赵氏家族的未来埋下隐患。再过几年,他就步入花甲,怕是更难顾及。

“叔则如何?”赵鞅又问。

“刚勇有余,智计不足。”周舍心一横,干脆直言不讳,反正评一个是死,多评几个结果也一样,横竖都是得罪。

“与我所想一致。”赵鞅想想又问,“其它人呢?”

“或柔弱有余,刚强不足,或是中规中矩,才干欠缺,又或是资质平平,循规蹈矩。”周舍一边说,一边不时打量赵鞅,末了又补充道:“众公子皆是心地善良者,将军应当感到欣慰。”

周舍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家无恶子魔王败家子,已是家门大幸。如果非要一位能带领赵氏家族走得更高更远的领袖,恐怕目前无人胜任。

赵鞅先是沉默,接着是一声长叹。

孩子的愚智贤不肖,许多时候是与生俱来,半点由不得人。后天就算能改变,也不太可能天地互换,沧海变桑田。

赵鞅入卿的前期,晋国的政局也非后来那么紧张,所以也没有刻意对继承人做任何激进的引导。只能说情势发展变化莫测,实难预料。正如无人能想到最先遭到淘汰的是最强大的两家,剩下的竟是排名靠后的四家。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被人看好的往往早早谢幕,一向柔弱的虽脚步虚浮却颤颤巍巍笑到最后。

大势如此,家运亦然。跟孩子无关,也不能责怪她们的母亲,只能归咎于命运际遇。之所以会失望,乃是因为寄予的欺望太高。

赵鞅天生性格就强悍,这一点很难说遗传自赵武还是赵成,如果非要追根溯源,赵氏家族霸气十足的先祖只有赵盾一个。

如果依赵成的性格来选,恐怕赵鞅未必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但是赵成仍然遵循宗法礼制,将赵鞅定为继承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