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21章 战后总结(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战后总结(1)(2 / 2)

!虽然有些可惜,剩下一家,他再慢慢想办法

回到五百人质,智跞猜测,赵午不会轻易把人质还给赵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可能性越小。因为中行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把妹妹嫁给邯郸氏那天起,这桩婚姻就注定了充满利益的勾连。邯郸地处晋国东面,跟齐、卫的距离很近,齐国蠢蠢欲动想光复霸主大业,邯郸的地位登时变得格外重要。

跟邯郸氏结亲,对中行氏扩张东部的势力,增加对晋国东面外交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中行寅深知这一点,为此,他不惜把家中最小的妹妹嫁给已界不惑的赵胜(赵午的父亲)。

五百人质对卫国关系重大,送给赵鞅不过是缓兵之计。有了齐国作依靠,卫国不只是要回人质,甚至还想把原本属于卫国的领土拿回。

随着时间的推进,大国争霸加剧,小国逐渐被蚕食。卫国虽仍保存祭祀,是个完整的诸侯国,领土面积不断缩小却是不争的事实。哪怕不能全部收获,能够拿回一点也好。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邯郸成为齐卫讨晋的首要侵扰地。

所以,邯郸氏的处境变得复杂——身为晋国一邑,还不能得罪齐卫。唯有努力维系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夹缝中寻找平衡点,方能自保存活。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跟晋国大族中行氏结亲绝对是明智理性的选择。

郎既有情,妹亦有意,最终,两家结为姻亲。赵午不是独生子,他有兄弟,只因他是中行氏的外甥,他才坐上了邯郸氏继承者的位置。得到这个大位,首要感谢的就是舅舅中行寅。

如此微妙的关系,赵鞅这头猪竟没看明白?还大剌剌的把人放在彼处三年,直到晋阳城建成,卫国人再次来犯。

智跞心想,赵鞅向来聪明,怎么此事却犯糊涂了呢?后来赵鞅一怒之下杀了赵午,智跞才恍然大悟,原来赵鞅一直把自己当作赵氏家族的大家长,以为赵午应该对他俯首贴耳屈从顺命。

智跞又笑了,得知赵午被杀,他站在阁楼凭栏而立,仰天大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