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33章 柏举之战(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柏举之战(1)(2 / 2)

”蔡墨点点头,说道:“楚军有大军优势不假,这是吴国不具备的。吴国早已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临时改变策略,弃水路改陆路,为的就是打时间差,迅雷不及掩耳。”

“吴军突然出现,楚国定是惊慌万分。主乱则军心乱,行事匆忙就会许多事情难以顾及,易出纰漏。吴国的冒险寻求的正是这样的效果——还未交兵,楚国气势已在下风。”

“兵者,诡道也。”董安于低头片刻,抬起头,看向蔡墨,点点头,“表面上看,楚军极具优势,可进可退,游刃有余。吴国则是势力单薄,顾头不顾尾,处境危险。待到两军对峙,人心向背、天时风向、地利险要、将士表现、临场应变等等都会影响到战果。所以——”

“我们就观战不语,静待结果就好。”赵鞅总结道:“无论如何,这场战役的成败将决定未来许多年吴楚两国的相处模式。”

主人发话,客人也都放下话题,纷纷离开屋子,前往院子花园寻找雪中惊喜。

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此刻却在上演惊心动魄生死交关。

楚国令尹囊瓦所率部与吴军展开激战,三战皆北。楚军无奈,令尹囊瓦萌生退意。无奈吴军越战越勇,楚军无处可逃,只得硬着头皮上。双方在柏举相遇,决战一触即发。

为何不见沈尹戌的踪影?说好的前后合围吴军,为何只剩令尹孤军作战?

原来,沈尹戌离开郢都赶赴方城后,令尹囊瓦的“智囊团”开始怂恿煽动,试图更改作战计划。

史皇说道:“这几年,吴楚对决,楚国均处于劣势。人人都说令尹无能,不如左司马。如果此役再失利,怕是大王会将令尹撤下,换左司马取而代之。所以——”

“令尹必须要争这次的功,绝不能等左司马召集人马,摧毁吴国的战船再出手。否则,就是给了左司马再次立功的机会。”

囊瓦很犹豫,难以定夺。毕竟,作战计划是事先定好的,楚王也在场。令尹所率军队与左司马集结的兵马是分工合作的关系,谈不上谁居首功,谁是次功。只要合围成功,军功章各有一半,平分秋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