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风起明末> 第二百八十章:献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章:献俘(2 / 3)

崇祯不坐下,按照礼制乐声也不能停下,他们也只能是一直演奏,等到崇祯入座了,一众教坊司的乐手也是连忙停下了演奏。

崇祯于午门升座,午门之前身穿着金色盔甲的锦衣卫大汉将军挥动鸣鞭开始静场,全场肃穆。

赞礼官高声赞唱了一声“进!”进献露布的官员面向午门行四拜礼,礼乐再响,直到平身后乐声方止。

大典的流程很是繁琐,后又献露布,取露布,示捷报、献俘等等一系列的流程。

陈望站在人群之中听从着引礼官的安排。

四十七名俘虏被按跪在午门之前,等待着他们最后的命运。

明时的献俘大典,等待俘虏一般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皇帝宽宏大量将其罪行赦免,使其可以重新做人。

第二种则是罪大恶极,难以容忍,斩杀弃市,以示威严于天下。

而这一次,面对刑部尚书的请旨,崇祯只说了一个字。

而正是这一个字,却是宣判了午门之前一众建奴俘虏的命运——杀!

伴随着鸿胪寺的官员、侍立的大汉将军层层传下。

午门之外,一众观礼的群众百姓也为气势所感染,皆是大呼喊杀。

午门门前一时之间,杀声震天,喊声盈空。

四十七名建奴被判磔斩,由甲士押赴市曹公开行刑。

伴随最后献俘的结束,在引礼官的引导之下,文武百官重新入班,面北向立。

致词官诣中道跪、致词称贺。

在赞礼官的高令之下,礼乐再响,众人鞠躬行礼,行五拜,三叩头。

平身之后,乐声也随之停止。

鸿胪寺跪奏礼毕,典礼随着崇祯的离开也正式宣告结束。

当日,京师大庆!

不仅内外两城,甚至就连城外的饥民也被纳入了庆典了范围,粥棚之中的米粥不仅粘稠厚实,甚至还加上了一些肉沫。

大军回撤不再打仗,每日消耗的粮米也因此节省了许多。

既然有了余粮,很多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城外的军营也再一次得到了大量的酒肉粮米作为犒赏。

而陈望等人则是在献俘典礼结束之后,被内官带领着请入了紫禁城中,去宫中赶赴宴会。

光是学习礼仪,都是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众人原先基本没有进入皇宫的待遇,眼下被召入宫中赴宴,都是拘谨无比。

陈望本来心中没有多少的紧张,但是因为众人的影响,心绪也禁不住有些浮动。

哪怕是沉稳如同曹文诏,桀骜如同祖大乐,也是同样面有异色,心血浮动。

这个时代便是这样,皇帝在大部分人的心中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就好像在大部分的普通百姓想法之中,皇帝应是圣明的。

国家不宁,社会动荡,是因为有奸臣在蒙蔽皇帝,只要驱逐奸臣,圣明便可重开,天下又会重归安定。

宴会之前,他们得到了召见的诏书。

内官带领着他们进入了平台。

而崇祯此时早已经是在平台等待已久,亲自接见。

陈望设想过和崇祯近距离见面的情况,本以为是会是在宴会之上,却没有想到是在平台。

历史上袁崇华、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等一众重臣,都是在平台面见崇祯。

到了平台内中,陈望注意到了孙传庭和陈新甲两人已经是先他们一步,到了平台内。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此前在太平寨有过几面之缘的高起潜,此时也站在平台之中。

陈望没有再多看,按照内官教导的礼仪,跟着曹文诏等人一起俯身下拜。

一个十分温和的声音也随之从上方传了下来“众爱卿请起,无需多礼。”

陈望跟随着曹文诏等人一起站了起来,也看到了坐在上首的崇祯。

与陈望想象之中的崇祯不一样,坐在上首的崇祯穿着赤红色的皇帝常服,头戴着翼善冠。

崇祯的身躯单薄,面色苍白,这个时间崇祯应该只有二十八岁,正是年轻力壮之时。

但是陈望却注意到,崇祯的两鬓之间竟然都有些许的白发。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崇祯这么久以来掌控国家,局势却是每况愈下没有好转,心中的压力只怕是重如万钧。

陈望微微垂首,没有再去看崇祯。

来的路途之上,内官便已经向着他们传达了大概会问起的事情,讲述了流程。

这一次的召见并非是临时起意,而是在宴会开始之前的一番惯例问候,以示天恩。

众人起身之后,崇祯也如同内官所说,温言嘉勉一番后,随后赐下了一些珍贵的兵甲马具。

这些赐予都是皇帝私人御赐,并非是公开的封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