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大国院士> 第586章 国之幸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6章 国之幸事(2 / 3)

变技术突破的消息在这个时间点泄露出去,将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

毕竟,相对比大型的民用可控核聚变技术来说,能用于军事化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无疑更加的敏感。

想想也是,一架能携带近乎无尽能源,有着无限续航的重型轰炸机,其威慑力可以说是拉满了。

尤其是前段时间他们还展示了最新的高雷达隐形技术,这种情况下,一架有着无限续航又能完全消失在监控防御雷达上的轰炸机,带来的压力更大了。

至少,在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之前,华国不希望这份表面上的平静被打破。

相对比剧烈的冲突来说,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慢慢发展更适合现在的局面。

站在老人对面,温远航认真的点了点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随即,他继续汇报道:“另外,关于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应用限制,徐院士在来之前做了一些交待.”

一边说,他一边将自己整理好的笔录资料递给了警卫,同时继续简要的报告着。

做了个简要的报告后,温远航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关于小型化技术在军事化领域的一些应用,要不要请徐院士和星海研究院帮忙支援一下?”

在昨天和徐川交流过后,他很清楚要想将小型化聚变堆全面的在军事领域应用起来恐怕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毕竟小型堆只是小型堆,不是聚变电池之类的东西。

它的体积再小,对于战斗机这类装备来说还是太大了,更别提还需要配套的发电设备以及维持反应堆运转的超算了。

这些东西齐全的配备下来,对于一架战斗机来说,占据的体积和承重可以说有点无法接受。

老人从警卫手中接过资料后简单的翻看了一下,听完温远航的报告后,他开口道:

“这件事我会安排相关的会议以及专家进行沟通交流的,徐院士那边暂时不用管,他手中的研究和工作已经很多了,我们不能再给他添麻烦。”

“至于小型化技术的运用,这件事相信科学院和军事装备处的专家会有办法的。毕竟最难的小型化都已经被徐院士解决掉了。”

顿了顿,老人接着道:“另外,关于小型化聚变装置的研究,核心的难题已经解决了,剩下的东西你这边要尽量去督促一下,包括生产和组装方面,如果我们能提供帮助,如果能用人力或者经费解决的,不用顾忌,都可以提出来,只要能加快研发速度就行。”

“好!”

温远航点了点头,将老人说的每一句都认真的记在了心里。

短暂的交流完成后,温远航带着任务离去。

老人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脚步轻移走到了走到了窗边。

此刻正值旭日初升的时候,而远方的蓝天,一轮红日正如同祖国的国运般冉冉升起。

另一边,金陵。

星海研究院中,在温远航前往京城汇报工作的时候,徐川也在思索着一些问题。

这一次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也暴露了星海研究院的一些问题。

星海研究院成立的模仿对象是米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欧洲日耳曼国马普学会的结合体。

一方面收纳国内的科研人员和学者对应用和理论进行不同的研究,另一方面连接国内外的生产厂商,实现理论应用一条龙,提升科研转换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

目前来看,星海研究院在这两方面起到的效果都还相当不错,只不过对于工作效率,徐川还是有些不太满意。

比如在小型化聚变堆的生产制造上,太慢效率太低了。

理论工作都已经完成了,相关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了,原本应该是这些关卡解决后,小型聚变堆

但现在,还需要再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至少在研究阶段的零部件需求要解决吧,现在这种方式效率有点低了”

办公室中,徐川无意识的转动着手中的圆珠笔,思索着解决方案。

老实说,星海研究院现在这种研发+生产商无缝对接的模式效率在其他的科研机构看来已经相当的高了。

毕竟正常来说,从研发转变成产品中间需要经历无数个步骤。有些时候一个零件的研究到生产,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星海研究院这种模式,只要研究院给出了标准,其他的厂商会

不过受限于研究院需要的零部件在很多时候都比较特别,且数量不多,大部分的厂商很难在

比如仿星器超导线圈的加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西部超导集团的生产就曾出现过问题。

这里面不仅仅是因为生产力的不够,还有研究院本身的效率等问题。

“自建一个工业园区如何?”

脑海中,一个想法冒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