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大国院士> 第114章 真正烧钱的科研项目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真正烧钱的科研项目(2 / 3)

人可以做到。

而后者,海拔就直接拔升到了八千米以上了,这个级别的高峰,能攀登上去的人寥寥无几。

“哦,对了,关于完整的weyl-berry猜想证明大概什么时候登刊,你准备发到哪个期刊上?”

顿了顿,陈正平接着问了一句。

“暂时还不知道,也没想过,而且论文什么的我现在也都还没写呢,毕竟是今天下午突然的灵感,而且还得通过审核,有什么问题吗,老师?”

“尽快吧,记得发布的期刊选择影响力大一点的,学校这边在等着你的论文登刊,然后给你申请奖金和推荐你去参加上面组织的万人计划、优青、杰青这些计划的评选。”

“万人计划?优青、杰青?”

徐川有些疑惑好奇的问了一句,他好像听说过这些个名词,不过并不是很了解,毕竟他上辈子的下半生全在米国度过的,有资格参加这些东西的时候却回不去。

“嗯,这些都是国家级的组织计划,放心吧,对你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陈正平笑着给徐川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什么是万人计划、优青、杰青。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尽快将论文写出来。”

简要的听完导师的介绍后,徐川点了点头回道。

简单的来说,就是目前快速发展的华国急需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人才。

而这些人才国内目前没有、不多或不够用,因此,国家在1994年启动了“百人计划”,2008年启动了“****”,2012年启动了“万人计划”。

除此之外,各地的“xx学者”、“地方引才计划”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展开了“揽才”运动。

而万人计划,全称“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亦称“国家特支计划”,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

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进而形成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支撑国家科技发展。

至于优青和杰青,则是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这两者简称“杰青”与“优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最引人关注的两个人才类项目。

入选的项目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经费资助。

杰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管的,自然学科全领域,每年200人,也是非常非常难,年龄限制45岁以下;

而优青年龄限制为男38岁以下、女40,以下每年400人,全部自然学科。

不管是万人计划还是优青和杰青,这些人都是国家的栋梁和优秀人才,他们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当然,与此对应的支持与福利,比如科研经费、奖金、物质支持等等也不会少。

和导师聊了一会后,徐川便挂断了电话,转而开始整理资料文档和编写论文。

就从导师那边了解的那些东西来看,万人计划、优青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好处大抵也就是多一些科研经费和奖金了。

不过作为一名学者,能得到国家的认可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科研经费和奖金什么的,说实话,研究数学一般情况下用不到多少科研经费。

真正需要科研经费的,是高能物理、材料物理这些,但这些研究项目,动辄就是百万科研经费起步,上不封顶。

像他前世对希格斯场以及粒子起源的研究,一年的时间就烧掉了二十多亿米金,平均下来每天要烧掉七百万米金。

所以万人计划、优青这些东西给的科研经费可能在常人眼里已经很多了,但对他要研究的东西而言,也就那么回事。

至于其他的一些东西,像政治福利什么的,还是算了吧,他对政治没啥兴趣,也没有想过去从政。

费了一个多小时稍微整理一下文稿和资料后,徐川便洗了个澡后沉沉睡去。

毕竟明天上午还约了阿图尔·阿维拉教授,熬夜的话免不了

一夜无话,

不得不说,锻炼是提升体力和精力的最好办法,从重生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他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每天睡六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保证一天的精神奕奕了。

简单的跑步锻炼和洗漱过后,徐川来到了普林斯顿的餐厅中吃早餐。

虽然

“嗨,徐,早上好啊。”

餐厅中,徐川正挑选着食物,耳边一道有些粗狂的声音响起。

抬头一看,是留着浓密短须的阿图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