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三国:米粥咸菜管够,我即是天命> 第九十七章 送战马,当贺礼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送战马,当贺礼(1 / 2)

苏双点点头,附和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送秦将军五百匹战马,外加一千匹母马。”

刘备震惊,一匹战马五万钱,母马更贵,一匹马二十万钱,这加起来就有两千多万。

“你们确定要出真么多?”刘备再次确认。

“当然。”二人摊摊手,十分肯定,“刘太守就不用管了,到时我俩亲自把马匹送到秦将军面前。”

区区两千万钱,对他们来说,咬咬牙便能拿出来。

况且,如果能拿到蒸馏酒,或者精盐的制作方法。

他们自信,能在一个月能,赚回这两千万钱。

见他们态度认真,刘备没有再劝,笑着说:“到时,备和三弟,随两位同去。”

恩人兼上司秦锋大婚,刘备说什么,也要亲自到场祝贺。

张飞性子急躁,刘备怕留他在卢奴,会惹出乱子。

于是单独留下关羽驻守,带着张飞去到邺城。

常山郡。

田丰、张郃、诸葛珪、诸葛玄四人,聚在太守府,抽签决定,谁留下驻守常山。

很不幸,诸葛珪拿到最短的竹签。

“没事君贡,下次再有喜事,你不必抽签。”田丰拍着诸葛珪的肩膀,安慰他。

诸葛珪叹息一声,满脸沮丧,拱手,“田太守你们安心去吧,我保证常山郡出不了乱子。”

田丰点点头,对于诸葛珪的能力,经过真么长时间的共事,他知道了大概。

治理一郡完全没有问题,前提是该郡不能出现什么问题。

要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境内贼寇横行,百姓食不果腹,田丰绝不会把常山郡交给他管理。

不过常山郡现在已经走上正规,出不了乱子,诸葛珪完全可以胜任。

接着,田丰拿出政令,交给诸葛珪,“君贡,主公让减免冀州全境一年赋税,你写一些告示,贴到每县,保证家家户户都知道主公的仁政。”

诸葛珪收起政令,着手开始安排。

田丰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从看到政令的那一刻起,便知道了秦锋的用意。

他是想借此收拢民心,激化王芬治下百姓的矛盾。

田丰估计,王芬等人,八成不会同意取消一年赋税。

他们没秦锋这样雄厚的粮草储备,自然跟不起。

夜幕降临,众人忙完工作,各回各家。

诸葛玄看着闷闷不乐的诸葛珪,说出内心想法:“兄长,我想带着子瑜他们,去邺城。”

“为何?”诸葛珪惊讶,问。

“现在冀州百废待兴,主公需要咱们两个处理政务,没时间教育孩子们,听说大儒蔡邕、卢植,都在邺城,可以托他们照顾。”

诸葛珪沉思良久,觉得诸葛玄说的很对。

冀州刚遭遇黄巾之乱,急需人手,他们根本没精力投入在孩子身上。

孩子们的教育又不能荒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交给大儒蔡邕、卢植,由二人培养。

到时由秦锋出面,把孩子们交给蔡邕、卢植。

“行,胤谊,你带着子瑜他们,去邺城吧。”

赵国邯郸。

周仓拿着喜帖,急冲冲地跑到太守府。

“沮太守,主公要大婚了!”

沮授合上手中政令,笑着说:“我也收到了喜帖,可惜,赵国需要有人驻守,你替我去吧。”

“好吧。”周仓挠挠头,很不好意思,“但俺不知道送什么贺礼。”

“无妨,我多准备一些就是了。”沮授摆摆手,话语间皆是云淡风轻。

周仓连连道谢,拱手退了出去。

待他走好,沮授奋笔疾书,写好告示,让官吏多抄写几份,贴到每县的城墙上。

不难看出,秦锋政令的用处。

沮授决定,添一把火,让民心更盛。

方才他制定了套奖励制度,借用秦锋的名头,奖励秋收亩产最多者,再免除一年赋税。

这样,赵国的百姓们会更加辛勤劳作,并感谢秦锋给的机会。

与此同时,巨鹿郡广平。

审配差人请来赵云,让他去邺城祝贺。

“赵将军,主公大婚,咱俩要回去一个,巨鹿郡满目疮痍,我根本走不开,你替我祝贺主公。”

赵云明白事理,点头答应,离开太守府。

审配再翻阅政令,哭笑不得。

因为巨鹿郡遭受破坏严重,他刚接手,就下令免除全郡百姓一年赋税。

秦锋的想法,审配也能看出。

让百姓感恩戴德,挑拨王芬他们和百姓的关系。

问题在于,审配已经用官府的名义,免除百姓一年赋税。

审配沉思良久,想出了办法。

用秦锋的名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