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红楼】青黛染琼山> 第3章 入京都孤女得忠仆画双亲孤儿问旧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入京都孤女得忠仆画双亲孤儿问旧事(1 / 4)

林如海听了贾敏的话,也只是劝她不要多想。

谁知翻年过了冬,贾敏果然郁郁而亡,一时扬州各府吊唁者不计其数,林如海先丧幼子又失爱妻,爱女亦伤心过度、卧病在床,只好亲自料理丧事,强撑着结束此事,当即病倒。

林府的管家却来回禀,门外有一位中年男子姗姗来迟,自称是东昌郡杜府的管事。

林如海便问,“是宁国府三姐姐嫁的那个杜家吗?”

管家应是,“正是老爷所说的杜家,杜家现今只宁国府三姑娘所生的少爷一人做主,这次来的人是杜家管事,名唤杜仲,他说他家小主人年方七岁,正在家中守母孝,不便前来,所以命他代为前来吊唁。”

林如海想着,杜家祖上原是东昌郡人士,也是累世官宦人家,虽未出过入阁拜相的大人物,却也是门生故吏众多的书香世家了。只是杜家和林家一样人丁稀少,上一代只有杜少琼之父杜审行一枝独苗,幸而他弱冠之年便中了进士,又娶了宁国府的幼女。眼见未来官运亨通,却偏巧赶上忠义亲王失事一节,连大舅子一等将军、二榜进士贾敬都出家避祸,何况是他杜审行! 从此出京为官,历任嘉州、黄州,不过五六年便病故在任上。

其妻贾攸独自抚养儿子,除服不久即带儿子入京,谁知堪堪走到京郊便也撒手去了,可怜其子杜少琼不过是个垂髫小儿,丧父丧母,竟懂得回乡守灵。

也不知他一个小小少年面对那般如狼似虎的族人,如何应对?

林如海想着,现今自己的身体已是日薄西山,讷讷又走了,不知黛玉如何?

林如海幽幽叹气,没有爹妈的孩子最是可怜啊!便叫杜仲进来回话。

杜仲口称“林老爷”,再三转达杜少琼哀悼之意,又呈上书信。

林如海细细看来,杜少琼在信上一说自己父母驾鹤西去,今小姨又去,何其哀哀!二念姨夫、表妹之痛,如何排解?小侄自知时间才是一切伤痛的良药,不过也不可耽于悲痛,累亡人不安,细细想来为人父母者一定希望儿子平安顺利、振兴家业,因而孝中苦读、修养性情;三劝姨夫及表妹好好保重,衣食住行样样不可轻忽。

林如海看过信,既感杜少琼的关怀,又忧黛玉的将来。这些时日确实是过度悲痛爱妻的离世,忽视了黛玉。

因林府并无女主人,林如海又不愿续弦,最好的办法找一个有身份有名望的女性长辈教养,如此,自己便去了,玉儿也有一个依靠。

京都荣国府又几番来信,云贾敏之母贾老太君思念外孙女,愿接黛玉入京,以了贾母思念之情。

林如海原打算在黛玉养好病之后,送她入京。又见黛玉身边的丫鬟俱是江南之地出身,不忍使其远离故乡,且不知北地风俗。林家本是清贵人家,仆从本不多,又因贾敏的陪嫁四个,三个抬了作姨娘,既已是林家人,不好再回贾家去。还有一个嫁了府里的管事林中,生下女儿雪雁后难产而亡,打小跟黛玉一起长大,这次必定要跟去贾府。奶嬷嬷姓王,事无巨细地看着黛玉长大,虽年纪大了些,也是要去的。

林如海原本想着去贾府不好带太多人,毕竟是请贾母帮忙教养,带太多人好似不放心一样。可是又想到杜少琼所说衣食住行四字,林黛玉生在江南,哪里吃得惯京都饮食?若吃不好,身体如何能好?便又加了两位厨娘。

黛玉心中不舍,可是父命难违,只好北上入京。

初到荣国府,本就心绪难安,不习惯新环境、新人物。晚上又引得府上的第一等人物宝二爷摔了玉,那可是全府的宝贝如意蛋,因此辗转到三更方才睡下。

早上起来,从扬州带来的雪雁睡在内间,贾母赐下的二等丫环鹦哥睡在屏风之外的小炕上。等到黛玉醒来,便伺候姑娘洗漱净面,穿戴整齐。虽在孝中,毕竟是在外祖母家中,不好穿戴孝服,不过拣一些素净衣裳罢了。

正穿戴整齐,预备去外祖母屋里请安,贾母房里伺候的大姑娘,名唤琉璃,正是贾母眼前第一得意人,特意赶来转达贾母之意:“姑娘远道而来,身体正该好好休养才是。老太太今早起来便有些乏了,大家都不必来请安了。林姑娘且好生歇着吧!”

黛玉便道,“多谢姐姐特地来一趟,不知祖母身体究竟如何?”

琉璃抿嘴一笑,“难得姑娘有心,果然是老太太的亲亲外孙女。究竟也没什么,连太医也没请,不过是老太太有了春秋,精神有些少。躺半天也就好了。”

黛玉悄悄松了口气,命鹦哥送送琉璃,又命雪雁归拢带来的行李。

不多时,鹦哥回来便看到黛玉歪着头看丫头们收拾,也上手收拾,“这屋里原是宝二爷的居所,仓促之间收拾出来,一应物件陈设若有不趁手的,姑娘可要与琏二奶奶说?”

林黛玉起身,昨夜烛火昏暗,未能细看,今天一看,果然与家中样样不同。只是少不得一一适应,岂有客居而挑三拣四的道理?因而笑道,”这却不必。只是昨日未能见到两位舅舅,又不好贸然拜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