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动静闹大(1 / 2)

“捡金子?你可别逗了。”孙猛满脸不屑的摆摆手。

他是打心底看不起这个没念过书的农村汉子,之所以跟其来往,不过是为了蹭口吃的。还有一大半的饥荒没清账,今年他又故意少换了口粮,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董雨看着高傲的孙猛,不乐意的翻个白眼,反驳:

“隔壁李家不就是因为去省城做生意,才发的财吗?咱们去南方应该也可以!”

冯二壮闻言顿时来了精神,忙不迭颔首说:

“对对对,董知青说的没错。看看梁子叔他们家,难道孙哥不想发财吗?”

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都有一个热血梦。

这个梦或许是行侠仗义,或许是儿女情长,亦或者就像冯二壮现在这样——发财!

孙猛当然也想发财,毕竟家里人口多还缺钱,他身为老大要为父母分担。可他年岁略长,想事情相较于二人来说要全面很多。

“没人不想发财,可南方大了,咱们要去哪儿进货?走之前开介绍信,怎么跟大队说?”

实际问题摆在明面,董雨跟冯二壮顿时陷入沉思。

屋子里安静没一会儿,就被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破了。

家家户户如同商量好一般,你家放完我家放,我家放完他家放……

看着箱盖上的座钟,快11点了,正是吃饺子的时间。

别看村里每家每户生活过得节俭,但在过年放鞭炮方面,绝对不含糊。放完鞭炮紧接着放俩二踢脚,再有条件的还会放些窜天猴。

反正主打一个热闹,必须动静闹大。

李梁家依旧放了两桌,猪、牛两种肉馅儿,和馅儿的时候放些白天烀肉的高汤,咬一口直爆汁,特别香。

由于钢镚包的多,大家吃时都格外小心,生怕一口下去再把牙咯了。

程瑶是第一个吃到钢镚的人,接着是李槊、李梁、鲁桂珍……

说来也怪,李旺家是个能吃、爱吃的孩子,可偏偏就是吃不到带有钢镚的饺子。哪怕这一盘吃到最后剩五个饺子、换盘夹,别人就会在他剩的那盘里吃到钢镚。

气的他无可奈何又不甘心,最后还是李旺男帮着夹了一个,这才吃到。

吃过饺子,大家继续玩扑克,孩子们也去西屋组了两伙,玩的十分热闹。

玩的过程中,李槊问了关于李旺民跟李旺家成绩提升的问题。

他是看重学习的,而且也是迟到红利的,所以他很感兴趣。

关于“学习”这个话题,李梁跟程瑶很有发言权。更何况当下大环境很少有父母会注重孩子的学习,所以趁现在主动抓起来,很容易就会让孩子成为第一波吃到红利的那批人。

“……说到底,自主学习的孩子还是少数,但只要咱们看着、盯着,他们再不想学也得学。只要在班级名列前面、树立起自信,后面的学习自然也就差不到哪儿去。管它本科还是专科,只要是大学生就包分配,端着铁饭碗不比啥都强?”

“我媳妇说得在理,你们一定要往心里去。咱们当父母的,不能总把‘儿孙自有儿孙福’挂在嘴边,那根本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等孩子长大了,反手再来一句‘百善孝为先’,那孩子还真是倒血霉了。”

夫妻俩的话让鲁桂珍沉默了。

她没什么文化,所以总喜欢念叨“儿孙自有儿孙福”,因为她爸妈也是这么唠叨。可是今天听到这样一番见解,她第一次开始自我怀疑。好像不能只管吃饭、穿衣,学习方面也要管。

毕竟念了大学、捧上铁饭碗,孩子们的未来才有保障,他们的生活也才能更好。

“大哥跟嫂子说得对,幸亏当家的问了,不然我还在那鼠目寸光呢。旺山的事情就麻烦哥跟嫂子安排了,需要多少钱您们只管开口,我们两口子准备。我俩没啥大的本事,能做的就是孩子念到哪儿、我们供到哪儿。”

程瑶见她这么爽快,满意的缓缓颔首。

“放心,需要打点时我会知会你。初中离我们买的院子不算近,但骑车也就十几分钟。我们这次去粤城看看,如果有不要票的自行车就买两辆,正好家里也得用。”

“还能有不要票的自行车?”李槊惊呆了。

李梁看着大惊小怪的亲弟弟,得意的敲敲手腕儿上的表,说:

“我们买的手表就没要票,价格还比咱这的供销社买的便宜。那边离香江近,有很多人走私,只要能找到靠谱的买家,还是很划算的。”

“那大哥这次去粤城帮旺山也买一块吧,去省城念书得有一块,别被人家看不起。”李槊趁机要求。

李梁“嗯”了一声看向李栗,反正带一块也是带,两块、三块都没差。

除夕夜守岁就在玩牌、聊天中度过,转天大年初一,程瑶跟鲁桂珍、李栗正煮饺子呢,冯燕带着刘斌过来拜年了。

“李梁嫂子过年好,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