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章 麦芽糖(1 / 2)

第二天一早,屋外依然是雨声不停,洪水皱着眉在屋里转圈,嘴里不停的说,“老天爷赶快停吧,再下麦子就都发芽啦!”

听到三姐夫的话,李向东心里一动,麦子发芽,麦子发芽......

有了!

或许有一个方法可以挽救一下麦收的损失!

连日雨水之下,麦子有的发霉了,大多数则发芽了,发了芽的麦子就没法吃了。

虽然发了芽的麦子没法磨面吃了,但是还有其他的用处!

若是麦子的胚芽长得大了,可以做麦芽糖啊!

只是做麦芽糖需要大量的糯米,北方地区本来就不生产糯米,都是从南方运进来的,那价格比大米还贵,没有多少人舍得用这么金贵的糯米和小麦去做麦芽糖。

李向东上辈子刷某音的时候,好像看到过一种新的方法,就是用红薯代替糯米!

红薯也含有丰富的淀粉,做出来的红薯麦芽糖口感更甜!

糯米贵,可红薯便宜啊!

红薯这东西自从明朝后期被引进我们国家之后,就凭借着高产量大,不挑土质,南北皆宜,味道甘甜的特点迅速扩散到了全国各地,解救了许多无粮可吃的饥民。红薯也成为了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不过,现在是夏季,红薯一般秋季霜降之后才会收获,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红薯呢?

“三姐夫,家里有红薯吗?”李向东问。

“有啊,你要那玩意儿干啥?不过都是上年剩下的了,不太好吃了。”洪水不转圈了,思绪都被引到红薯上来了。

“你家还有多少啊?”

“三五百斤吧!你要吃吗?那玩意儿吃多了烧心。”

前些年粮食不够吃,每顿饭主食都是红薯,洪水给吃伤了,现在只要想起来红薯,就觉得胃里冒酸水。

李向东觉得他应该试一试,只要这方法可行,整个惠川县可能不会出现上辈子那样的大饥荒。

“三姐,三姐夫,你们知道麦芽糖吗?”李向东问。

“麦芽糖啊,那咋不知道,以前咱家还在永兴县的时候,过年的时候咱娘都会做麦芽糖。”李英说。

“啥叫麦芽糖?”三姐夫洪水好奇的问。

“就是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的糖瓜,那就是麦芽糖做的。”李英解释。

“哦,咱们都叫糖瓜,没人叫麦芽糖。”洪水摸摸头。

“你想吃糖了?上次你给大霞买的糖,还有呢,我给你去拿!”李英问李向东,以为他想吃甜的了。

“三姐,照着现在的雨量,用不了几天,麦子就得发芽!发芽的麦子没法磨面了,但是你们可以用发芽的麦子做麦芽糖!”

李向东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洪水听完一脸激动,谁知道,三姐李英根本没啥反应。

“向东,你还小,可能不记得了。麦芽糖虽然叫麦芽糖,可是做麦芽糖根本用不了多少麦芽,主要用料还是糯米。”

李英给洪水普及了一下麦芽糖的制作流程和用料配比。

当时赵素芳做麦芽糖都是李英打下手,她记得很清楚。

洪水从刚才短暂的激动情绪中出来,又沉默了。

这账很好算。

20斤糯米,2斤麦芽,费许多人工,柴火,才能做出10斤麦芽糖。

现在白糖八毛钱一斤,红糖七毛钱一斤,水果糖九毛到一块几一斤的都有,当然这些都需要糖票。

过年时候的糖瓜一般是一块钱一斤,因为是祭灶王爷必需品,所以不管多贵,每户人家都会买一斤,祭完灶王爷,灶王奶奶,还能给家里的孩子甜甜嘴。

糖是挺贵的,可是糯米价格也很高,供销社可以卖到五毛钱一斤!

这也是因为惠川县乃至整个东方市,并不产糯米,供销社里卖的糯米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好多都是陈年老米。

小麦的价格相对低一点,一般是一毛到一毛五分钱一斤。

这样仔细一算,做麦芽糖,不仅不赚钱,还会亏本!

“三姐,三姐夫,做麦芽糖不是非得用糯米,用红薯也可以!”

“啥?!”

“红薯也可以!?”

李英和洪水这下可是真的激动了,为啥?

红薯这东西便宜啊!

一毛钱一大堆!

“嗯呐,我看书上是这么写的。”李向东非常确定的点点头。

当然,不要问是哪本书,问就是某音大全。

“怪不得向东问我咱家还有没有红薯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洪水对李英说,“大霞娘,要不咱试试?反正这雨大的,也干不了别的!”

李英点点头,又摇头,“就下了两天雨,麦子哪儿那么快生芽啊!”

“笨丫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