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历史军事>明朝的覆灭> 第十七章 理念不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理念不合(1 / 2)

袁崇焕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终于成为了一名边关将领。不过这还只是初步的。

在他的激情澎湃下,他还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自己要给皇帝效犬马之劳。迟一日,误一日之封疆;早一日,修一日之战守。他快马加鞭,兴致勃勃带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向辽东而去。

袁崇焕当的这个官是山海关的监军。这官儿不仅不大,而且也没有实权。在那儿真正有说了算的的是辽东经略。

现在的辽东经略正是在八里铺修城的王在晋。现在辽东都在努尔哈赤的掌控之下,明朝的势力范围已经退缩到山海关内。王在晋心里也没有底儿,于是去找了当时的首辅叶向高。

叶向高说:“你别害怕,你只要到山海关守住一年,只要守住了,回来就给你加官进爵。”

反正领导这大饼给你画好了,剩下就得看你自己的造化了。王在晋就成了袁崇焕的新领导。

王在晋给袁崇焕安排了这么一个活:移驻中前所,经理前屯卫事。

中前所和前屯卫这两个地方挨得很近,都在山海关外。处于山海关和宁远中间。

这款是谁的势力范围呢?是属于一些蒙古部落的。甚至有传闻说当地还有虎豹出没。

而王在晋下达的命令就是安置辽人之失业者。因为当时熊廷弼王化贞走的时候不是让百姓都移到山海关内嘛,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没挪进关内。所以王在晋就让袁崇焕去安置这些人。

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是很凶险的,既有蒙古部族的势力,而且处于山海关外,努尔哈赤时不时来一趟也不好说,况且还有猛兽出没。

那袁崇焕带多少人随行而去呢?就他一个人,半夜就出发了,到了凌晨的一二点钟就进驻了中前卫。大伙都佩服得很,还听说袁崇焕是主动要求来的,就更佩服了。

不仅手下的人佩服袁崇焕的勇气,就连领导辽东经略王在晋也很佩服,夸他在这帮人之中鹤立鸡群。

天启二年七月,袁崇焕升职了,成为宁前兵备佥事。看得出来,王在晋还挺看重袁崇焕的,但是袁却瞧不上王,觉得自己这位领导军事才能还不够。

主要在于二人的作战理念有所异同。

先说相同之处,袁崇焕之前找熊廷弼说过,自己打算是要先守而后战。而王在晋想的是跟虏搞好关系,虏指的是蒙古族人,奴指的是努尔哈赤等女真人。

本来在辽东还有几处地方,明朝族蒙古部落互相通商,进行着经济交流。现在战乱了,大明只能收缩回山海关内,这样就没法贸易了。这样就断了蒙古部落的生计。

“你断了别人的财路,别人会断了你的生路的。”

——电视剧《潜伏》

所以很多蒙古族的人就跑到山海关里,商讨着让大明继续恢复商贸往来。更有甚者,游走在宁远,前屯卫这些地方。名义上说帮着大明哨探守边,打探消息,接送难民,运输机械粮食的什么都能帮着干。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的根本目的还是钱。而且他们要的钱还不在少数,对于当时的军政情况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王在晋毫不含糊,这钱该给就给,他心里想的是这些蒙古族至少没投奔后金,至少不是敌人。而且蒙古族这种游牧民族活动范围很广泛,不仅仅在辽东,更渗透到了长城周围。这些人要是再与大明为敌,那在长城的各个隘口都设重兵把守。东边还在和努尔哈赤父子较劲就已经惨败了,哪还能应接的上呢?

所以到时候就会如破瓮盛水,处处皆漏,国之大事危矣。所以不如招抚这些蒙古部族,毕竟王在晋也明白,不能在同一时间树立两个敌人。

在朝廷里跟他持相同意见的人不在少数,这个思想后来袁崇焕也启用了。

不同之处就在于王在晋修城的决定。

王在晋还特意分析了一下山海关的地形问题。山海关南边是海敌人进攻如果采用水路,舍骑乘舟,乘风破浪,瞬息可达。

北边是山,山的高度高于城墙的高度,敌人占据山头的制高点以后,由上攻下,易如反掌。

于是乎王在晋得出了一个结论:单凭着山海关不能抵挡后金,想要守住就得在上海关外围再修一道关。地点就定在了八里铺,以上就是他修城的原因。

他想让新城做到北绕山,南至海,做到关外有关,墙外有墙,再派出四万人守卫。

而八里铺和山海关仅仅只有八里的距离,实在是虎蛇添足,多此一举。袁崇焕说:城确实可以驻,但不在八里铺,而应该远一点,驻在宁远!

宁远,从山海关出来一直往东走,走二百里就到了。在现在袁崇焕任职的中前卫和前屯卫还往东。

如果在宁远扎稳脚跟,那就能在关外的地方拥有一座军事根据地。而且这个位置极其重要。宁远地势险要,山势合抱,形如葫芦。而宁远就在葫芦口这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