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武侠修真>给自己一个生活的理由> 第38章 最后的美国家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最后的美国家宴(1 / 2)

王金勇计划儿子下葬后次日便返程。一场冬季风暴让他们三个人不得不推迟了三天,至当地时间2025年1月2日才乘上返程的飞机。

2024年当地时间12月30日,在美国中南部的俄克拉荷马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东南部的田纳西州,以及东部的西弗吉尼亚州等地,发生冬季风暴,大风、强降雪、南部地区冰雹、暴雨。有超过4000万人收到恶劣天气预警,气象部门称,受道路结冰影响,约1600条公路路况严峻,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此次冬季风暴已经从美国北部明尼苏达州深入至南部得克萨斯州的中心地带。至少引发了7场龙卷风。冰雹和大风袭击了俄克拉何马州,强降雨则在密苏里州南部造成洪水灾害。恶劣天气导致数十次车辆相撞的交通事故,全美范围内有约1500架次航班被迫取消,另有1600架次的航班出现延误,多条公路关闭。此外,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何马州的大部分学校也已经宣布停课。

2025年元旦,王金勇吃到了美国华人特色的家宴,他的儿媳及四个孙子专门请三个人到当地有名的中国餐馆用餐。

本来,美国式饮食文化是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有可能都把时间放在工作上了。一个国家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两大主要因素,一个是乡土性的地缘因素,一个是多元性的人为因素。由于受到早期移民(英国清教徒及美国拓荒者)的影响,传统的美国菜就如同传统的美国佬,它的特色是“粗狂实在”,食用新鲜的原材料,不靠添加剂,调味剂,食物保持原汁原味,烹调的过程不拖泥带水,无论是烤、煎、炸都没有很复杂的做工,也不讲究细火慢炖(除了少部分的地方菜肴),没有太多的花俏装饰,放在盘子里的食物都能吃下肚里,痛痛快快、实实在在地吃个饱。美国食物的主要结构是一二三四制,如同三角形状,最主要的一是牛肉,二是鸡、鱼,三是猪、羊、虾,四是面包、马铃薯、玉米、蔬菜。美国人日常生活接触到最多的食品如汉堡包、炸鸡、比萨、酱汁面条、塔可卷饼、三明治、热狗、炸薯条。后来,这个国家多元性的人为因素比乡土性的地缘因素更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有一百多个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移民到美国,总人口约三亿多,其中西班牙语系的居民约有四千三百万,黑人约三千六百万,亚洲来的移民也已经超过一千万,这么庞大的外来族移民在美国,成家立业,落地生根,让美国成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所以,美国食品菜肴的形成也就来自这个“大熔炉”。

元旦当天中午,位于城市U.S. Route 77公路附近的Dumpling King大酒楼人声鼎沸,坐满了吃午茶的人,有华人也有白人和黑人,停车场也被各种车辆塞满。他儿媳在附近几条街转悠了不短时间后,才找到车位得以进酒楼吃饭。当时酒楼里坐满了顾客,因人太多,推点心车的工人忙得不可开交,一些等不及的食客纷纷自己行动起来,动手从点心车里取点心,那场面有些火爆。

虽然说是华裔,但受当地文化多年浸染,美国家庭的界限感表现的非常明显。儿子的岳父母只在葬礼上出现一次,就再也没有见面,只是建议孩子们与王金勇吃一次新年团圆餐。

现在国际的两大巨头就是中美,都位于北半球,国土几乎一样大,纬度分布也差不多,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但是论及文化差异,那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尤其是在家庭关系方面,中美的民众相互都会觉得对方的做法不可思议。

中国家庭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妈妈有事儿子管,女儿有难爸爸帮。更重要的是,中国家庭更多的时候是父母会对儿女的私事进行干涉,这一点过年回家被催婚的青年男女应该深有感触。在中国,向来有“地位”这个东西存在,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地位是不可以被颠覆的,对于父母的意见,子女只能听从,否则就会被扣上“不肖”、“大逆不道”之类的帽子。小时候,如果你有除了读书之外的兴趣爱好,大多会被一巴掌打碎,无论是喜欢足球篮球或是游泳,都属于“不务正业”。父母自己从别人的朋友圈发现保健品,多贵都吃得不亦乐乎,而你辛辛苦苦查找信息给他们的药,被放在桌子上吃灰。父母提醒你天冷请穿秋裤,你要是不穿,又是一顿唠叨。同样的一句话,儿女说的效果和同辈人说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儿女说,几乎是没有什么用的,同辈或者只要是外人说,都多少能听进一部分。中国父母喜欢一辈子都操心儿女,从出生到高考,再到结婚生子都忍不住要插手。而且整个社会的趋势也是要求儿女“报父母养育之恩”,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会遭到很严重的道德谴责。

但是在美国,对一个家庭而言,父母与儿女之间不是一种隶属或绝对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美国家庭之间的成员会有界限感,既是对自己私人空间的保护,也是对家庭其他成员自由的尊重,虽是一家人但有个人的自由空间。在教育孩子方面,美国家长绝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会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自己的颜面有关,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