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科幻灵异>彼岸无声> 第十七章 月亮啊,请不要遮挡我的眼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月亮啊,请不要遮挡我的眼睛(1 / 6)

五年后。

康?马航空的‘月之使者号’飞船越过地月L1点的索联?迪亚第三号空间站飞向月球。不考虑人这一因素,飞船完全可以在19小时之内从地球升空、飞抵并着陆在月球表面预定降落点。因为无需绕地飞行、变轨、借力等一系列复杂耗时程序,飞船在进入外层空间之后的精确宇航位置(主要为避开外层空间绕地飞行器和已知空间轨道漂浮物等),借助化学能推进器中途三次启动加速。加速过程中飞船内人员宇航服内充入超重缓释气体。中途进行一到三次航线修正,飞船越过地月L1点后启动姿态调整推进器进行180°调头,再经过两次化学推进器启动减速后进入预定绕月轨道并进行90°姿态调整,最后一次飞船内部人员宇航服内充入超重缓释气体后(主要应对飞船下降过程中的侧向惯力超重),启动飞船飞控系统进行不间断降轨操作,绕月三周(圈)后绕月轨道低至最低绕月轨道内,反重力引擎启动,并进入‘阶梯式跑道’程序(不考虑飞船整体承受力的情况下主要是为飞船内部人员人身安全着想,否则这一步骤完全可以省略)。

飞船呈滑翔姿态降落,由高渐低掠过月球表面,那时整条跑道会腾起一道尘烟,就像荒漠中高速驶过的汽车拉出的一道扬尘,但那道扬尘的扬高要比在地球上高得多,尘埃落定耗时也更久,所不同的是,扬起的尘埃不会随风飘散,而是缓慢下降,这一过程颇像是一排智控的喷泉以线性横波形式笔直向上加压喷射后慢慢降压回缩,只在扬尘与地面接触后才铺散开来。

那道被扬起的波峰,至高点可达数千米,波段长度上百千米,宛若一道数千米高、百千米长的动态波形幕墙;蔚为壮观,可惜飞船内的乘员无幸亲眼目睹,只能通过屏幕观赏这一奇异的人造景观。

飞船最后着陆阶段,内部乘员会听到奇怪的、好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冰雹砸击汽车顶面的声音。那是由于飞船高度降至扬尘之内,粗砾的月面物质射升,击中飞船底部传导而来的异响。与地球不同,飞船无需人工修筑飞船降落跑道(另由于代价过大,不可实现),行间称之为‘野降’,意思这里是月球,想在哪儿降落就在哪儿降落。地球降落则完全是两码事:地球表面任何地方,除了南极没有人要之外哪儿也不能随便降——当然,掉到公海,那是另外一回事;再一个,降落风险极大,地面物质射速超过月面物质射速11.3倍,即便飞船船壳采用的是高强度金属材料,也不是好消受的。

月之使者号是人类第一艘月球观光飞船,载有415名地球游客。这一数字有些微妙——每张船票的票价正等于地球人中产阶级平均年收入的415倍,而且普世皆知——是否具有讽刺意味,不得而知。

地球人看到,阿尔法?达卡和索联?霍普,正悄悄把地球人析离成两种人:二维地球人(永久地表人)和三维地球人(根据其吹嘘的定义,‘暂时’称之为太阳系人)。

但根骨上,仍然还是穷人,和富人;只是他们正利用技术和时间,把这一社会形式的数学与几何结构更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有人爱他们爱到问候他们的亲属,更多的人则恨到咬牙切齿问候他们的生母。

月之使者号安全着陆,路程总耗时37小时43分钟49秒。

飞船一阵痉挛式的震颤之后安静下来。片刻之后,导游小姐打开安全固定架,站起来对地球来的旅客朋友致欢迎词:

“欢迎来到月球!”

简简短短几个字,但也许所有的感情都在里头了。

游客们的内心里不会不是激动的,毕竟他们是第一批即将踏上月球表面的普通地球人。也许他们已在心理上认定:他们的一小步,将是地球人类迈向宇宙的一大步。

是反重力引擎,帮助他们这些普通三维地球人实现了登月梦。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虚脱的放松,近四十个小时的行程是够累,大部分时间都得裹在茧壳一样的宇航服里,还要被固定在座位的安全护架内,只在均速航行阶段人们才能够短暂破‘茧’而出、进食或者按照严格程序‘排食’。出于游客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短暂的出壳放松时间被严格限制在特定安全时段,之后无论飞船处于何种航行状态,游客们则必需进入宇航服内并被固定在安全座位上。好在安全座位可手动调节成坐姿和站姿,但在飞船进入加速或减速阶段之先,安全座位将自动调整为最佳安全形态。

其间若有游客在宇航服里内急,就只能把排泄物释放在宇航服内的特制收集器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高科技尿裤——这玩意儿与配套内衣连体,使得游客们看起来就像破壳而出的巨婴。

客舱没有舷窗,游客只能从面前的虚拟屏幕上观赏沿途风景。可惜没有风,或者只有看不见的宇宙风和太阳风;唯一可以称得上景的只有地球,它也是唯一算得上有颜色的景物;灰色的月亮,只可远观经不得近瞧,卸去了阳光的美妆,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