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烘云托月>女生耽美>[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61.终点 晋江首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1.终点 晋江首发(2 / 4)

出去,剩下的这些人中,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选出三人,一个太子妃,两个太子良娣。

太子妃自然就是夏氏,太子良娣则是吴氏和沈氏。

一次性就给太子选了三个老婆,张鹤龄觉得是不是有些多了,但是张皇后却是笑的眯起了眼睛,和张鹤龄道:“皇上原本还想再多选一两个,到底被我给拦住了,他这人啊,就是想把什么好的都给照儿划拉上。”

张鹤龄不言语了,行,这还是精简过的。

太子后宫的人选出来了,这三个姑娘也不能回家,而是住进了早就准备好的别宫之中,学习规矩待嫁。

皇帝这边已经令钦天监开始算日子了,不过因着对于太子婚事的看重,日子也让钦天监算明年的,若是时间太紧张也不太好。

张鹤龄看到事情都定下来了,就和太子说了这次选秀的具体情况,包括选中的几个秀女的特点,都和太子说了。

这些皇后和皇帝自然是不会和他说的,但是张鹤龄却并不把太子当成一个小孩,而是各方面都很尊重他。

太子听完虽然还没开窍,但是到底也生出几分喜意来,他笑着道:“既是读过书的那便好。”

张鹤龄见他只关心夏氏,并不问其他两人,便也知道他此时只怕在美色上还没什么想头,便也不再多言,又和他说了说夏家的情况。

夏氏的父亲夏儒为人敦厚老实,家中有三子三女,可以说得上是子息繁多,这也是为何夏氏能选上太子妃的原因之一,她们家儿女多,因此以封建社会朴素的价值观,便认为夏氏也是个好生养的。

张鹤龄对这个观念并不完全认同,但是大受震撼。

而太子太听闻老丈人是个老实人的时候,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若是敦厚人家,那再好不过了。”

张鹤龄想起历史上自家的下场,也觉得外戚还是老实点为上。

不过即便夏家老实,该给的东西还是少不了的,皇帝很快就下令,授夏儒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同时在京中赐下了宅邸。

夏家人很快就大包小包的入了京,先去了皇宫中谢恩,然后便在京中安了身。

张鹤龄在这个过程中奉张皇后的命令,前去夏家帮着料理了一下家事,夏氏的父亲夏儒对张鹤龄简直是感恩戴德,拉着他的手再三谢过。

能看得出来,他此时也是惶恐不已,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能成为太子妃,对于繁华的京城,他也是畏惧不安多过欣喜。

张鹤龄看他这样,倒是不免想起自己的父亲,他们一大家子当年入京的时候,他父亲也是这般,欣喜于自家闺女入了皇家,同时也畏惧自家是否能承受得起这般的富贵。

在入京当晚他几乎一晚上都没睡着,等入了京,为人处事也是处处小心。

张鹤龄相信,若是历史上他的这个父亲能够长命百岁,张家也不至于沦落到那个地步。

想到这儿,张鹤龄对于夏儒便也多了几分温和,先是安抚了一下他的情绪,然后又和他说了一下宫里对于秀女的安排,让他不要担心女儿的处境。

夏儒听了这些,情绪上果然平稳了许多,很快又让三个儿子过来给张鹤龄行礼。

夏儒的这三个儿子看起来也都是老实人,长子叫夏助看着也就十二三岁,次子夏臣,年纪看着竟是于夏助差不多,三子夏勋尚,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

张鹤龄立刻意识到,他的这个长子和次子应该不同母。

想着夏家虽然是普通人家,但是也是地主出身,家中有妾室应该也很常见,就是不知道这二人嫡庶。

很快张鹤龄的就知道了,只见这三人一出来,是次子打头给张鹤龄行礼:“小子夏臣见过昌国公。”

张鹤龄立刻明白,看起来这个次子应当是嫡子,如此算来,那他就应该是夏氏的同母弟了,毕竟夏氏的出身他可是查的清清楚楚的。

张鹤龄对这兄弟三人都很客气,笑着将人扶起身:“不必客气,日后都是一家人了。”

夏臣被张鹤龄这样的高官温和对待,激动的脸都红了,说话都有些磕磕巴巴:“小,小子不敢。”

张鹤龄温和一笑,并不以为意,想了想,从腰上接下来一块玉佩递给夏臣,笑着道:“初次见面,竟也没有备下礼节,这个玉佩你拿着赏玩吧。”

夏臣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急忙看向父亲,他父亲夏儒也有些诧异,心说这人的眼睛还真是利啊,一眼就看出来臣儿是嫡出。

夏儒老实是老实,却也不是什么不懂得眉高眼低的人,今日张家来人,那就是与夏家交好的意思,那他自然也不会推辞,因此立刻笑着点头:“既然是长者所赐,那你就收下吧。”

夏臣这才小心收下,至于对其他两个孩子,张鹤龄这会儿也实在没什么好赏的了,因此从手上摸下一个玉扳指赏给了夏助,用装着几枚金稞子的荷包赏了夏勋尚。

夏勋尚小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