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教(1 / 2)

傍晚韩秀梅做饭时,裴宁搬房间,先搬两个红色箱子,放在之前从炕上搬下来的柜子旁边,底下用两块木头垫着防潮。

再搬炕上的柜子,柜子里的东西先搬出来,搬空的柜子去正房东间放在炕尾,再搬里面的东西重新放进柜子,整理整齐。

两个孩子高兴跟着妈妈转,帮忙拿小东西。

东西不多,裴宁很快搬完收拾整齐,大房间看着舒心许多。

搬完房间,裴宁去洗头洗澡洗衣服,一身清爽。

晚一些,一家四口美美吃炖的蛇羹,饭后裴宁和裴衍说:“元元,我五岁开始背汤头歌,认识草药,今天我开始教你背汤头歌,认识草药。”

原主五岁起便开始背汤头歌,认识草药,大一点后又跟爷爷学炮制药材和制做成药,还有看病,都学得不精。

这些裴宁都不喜欢,不想将来一直采药卖药,所以打算培养两个孩子,裴爷爷虽然不说,但裴宁从记忆里知道他希望有后人学家传中医。

裴衍听妈妈的话后想没想便应:“好。”

裴晈软软问妈妈:“妈妈,我也背吗?”

裴宁和她说:“你到五岁再背。”

裴晈高兴:“好。”

韩秀梅在旁边听着没有反对,反而很赞成。

裴宁洗完碗,在院子里教裴衍背汤头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伏苓甘草比。”

裴宁读四君子汤决前两句,裴衍跟着读:“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伏苓甘草比。”

裴衍跟着裴宁读四君子汤决两遍就能背下来并背得流利,裴宁没有再教,拿今天挖回来的两味药材教他辩认,小男孩听得很认真。

晚上天黑后,困觉的两个孩子上炕,在新的地方睡觉,两个孩子上炕后变兴奋,兄妹俩玩一会才睡。

裴宁在他们睡着后坐在前面小桌旁看草药书,她虽然对这一行没有兴趣,但目前还得靠这一行维持生计,要做就尽量做好。

第二天傍晚,裴宁叫裴衍背前一天学的四君子汤,小家伙还能背得流利,没有错的地方,这个小孩记忆力还不错。

裴宁往下教,她不会教孩子,只能套用以前裴爷爷教原主的方法。

两个孩子不出去玩也不闹,有时陈雷会带几个小伙伴来和他们一起玩。

之后裴宁又进那片山找人参几天,什么也没找到,大队开始秋收秋种。

农忙时,天还没亮透便上工,现在早晚有点清凉,韩秀梅前一天下午蒸二合面馒头,放一个晚上不会馊。

裴宁早上天不亮起来蒸热,就着咸菜吃下三个馒头,吃两口营养液便装两壶水的小篓出门。

她视力好,模糊晨光中也能看清路,到仓库门口,恍惚的人影能看出谁是谁。

裴宁安静去领割稻谷的镰刀跟在女人们后面去田里,边听她们议论:

“哎,外面传的分田到户,到底是不是真的?”

“听说有些地方已经分了,应该是真的。”

“那我们大队什么时候分?”

“谁知道。”

“……”

裴宁抓取分田到户四个字眼,这是把田地分给各户的意思?

按她理解,交公粮便是交税,如果分田到户,公粮便是各户自交,那样好像更好。

田地变个人,是用钱买吗?可是大家都很穷,谁家有钱买?

裴宁思绪间便跟大家到水田边,三队的水田在河边,只有一百多亩,还不是平坦一片,田与田之间有一点上下落差。

三队的水田河对面正是一队的居民区,一队居民区是房子连成一片,不像三队的房子比较分散。

他们到水田边已经能看清东西,金黄的稻谷被露水打湿,大家弯腰割稻谷。

裴宁也一样,她按着记忆割稻谷,开始时比较慢,熟悉后加快,她知道要弯腰割一整天,没有割太快。

时间推移,太阳升起,大家停下吃早饭,他们早上起来没有吃早饭便来干活。

裴宁也停下喝水休息,累倒是不累,只是长时间弯腰,腰很不舒服。

夏红英见大家都吃上早饭,裴婶还没有给裴宁送饭便问她:“裴宁,你娘怎么还没给你送饭?”

喝些水的裴宁盖上水壶盖子回她:“早上出来前我已经吃过。”

夏红英说:“早上吃太早,一会你会很饿。”

裴宁嘴角微笑:“不会,早上我吃三个二合面馒头,能顶到中午。”

三个馒头!

旁边的妇女们听了羡慕,她们只能吃一个,不过转念到裴宁没有男人,一个人养家瞬间不再羡慕。

嫁进三队的一年多的马群英忍不住好奇问裴宁:“裴姐,外面传你找对象的三个条件是真的吗?”

裴宁说:“是三个基本条件,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后还要看人品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